集外集拾遗(21)

2025-10-10 评论

  (5)《烈夫》现译《列夫》,苏联早期文学团体“列夫”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三年创刊,一九二五年停刊。按“列夫”成立于一九二二年,一九三○年解散。主要成员有阿谢耶夫、特烈季亚柯夫(又译铁捷克)、马雅柯夫斯基、卡明斯基及画家罗德钦科等。“列夫”成立时宣称要从事无产阶级革命艺术的建设,但大多数成员仍然信奉未来主义。
  (6)Constructism(构成主义)一九二一年在苏联形成的艺术流派。参看本卷第347页注(8)。
  (7)象征主义参看本卷第302页注(7)。神秘主义,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种文艺倾向。它否认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强调表现个人难以捉摸的感受或某种超自然的幻觉。一九○五年俄国革命失败后,神秘主义成为当时资产阶级颓废文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代表作家有安得列夫、别雷、黑比丝等。变态性欲主义,俄国一九○五年以后反动时期资产阶级颓废文学中的一种恶劣倾向。代表作家有阿尔志跋绥夫、卡明斯基、罗尚诺夫等。
  (8)印象派原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参看本卷第340页注(6)。这里指一九○九年在俄国以诗文集《法官的饲养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它是俄国未来派的前身。(9)《批社会趣味的嘴巴》现译《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创刊于一九一二年。
  (10)波尔雪维通译布尔什维克。
  (11)耽美派即唯美派。
  (12)任国桢(1898—1931)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北京大学俄文专修科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后在山西太原被捕牺牲。

  陶璇卿君是一个潜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画家,为艺术上的修养起见,去年才到这暗赭色的北京来的。到现在,就是有携来的和新制的作品二十余种藏在他自己的卧室里,谁也没有知道,——但自然除了几个他熟识的人们。
  在那黯然埋藏着的作品中,却满显出作者个人的主观和情绪,尤可以看见他对于笔触,色采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而且,作者是夙擅中国画的,于是固有的东方情调,又自然而然地从作品中渗出,融成特别的丰神了,然而又并不由于故意的。
  将来,会当更进于神化之域罢,但现在他已经要回去了。几个人惜其独往独来,因将那不多的作品,作一个小结构的短时期的展览会,以供有意于此的人的一览。但是,在京的点缀和离京的纪念,当然也都可以说得的罢。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六日,鲁迅。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京报副刊》。陶元庆(1893—1929)字璇卿,浙江绍兴人,美术家。曾任浙江台州第六中学、上海立达学园教员、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他曾为鲁迅著译的《彷徨》、《坟》、《朝花夕拾》、《苦闷的象征》等设计封面。当时他在北京举办个人的西洋绘画展览会,鲁迅为他写了这篇序。

  到这一部译本能和读者相见为止,是经历了一段小小的艰难的历史的。
  去年上半年,是左翼文学尚未很遭迫压的时候,许多书店为了在表面上显示自己的前进起见,大概都愿意印几本这一类的书;即使未必实在收稿罢,但也极力要发一个将要出版的书名的广告。这一种风气,竟也打动了一向专出碑版书画的神州国光社,肯出一种收罗新俄文艺作品的丛书了,那时我们就选出了十种世界上早有定评的剧本和小说,约好译者,名之为《现代文艺丛书》。
  那十种书,是——
  1.《浮士德与城》,A.卢那卡尔斯基作,柔石译。
  2.《被解放的堂吉诃德》,同人作,鲁迅译。
  3.《十月》,A.雅各武莱夫作,鲁迅译。
  4.《精光的年头》,B.毕力涅克作,蓬子译。
  5.《铁甲列车》,V.伊凡诺夫作,传桁译。
  6.《叛乱》,P.孚尔玛诺夫作,成文英译。
  7.《火马》,F.革拉特珂夫作,侍桁译。
  8.《铁流》,A.绥拉菲摩维支作,曹靖华译。9.《毁灭》,A.法捷耶夫作,鲁迅译。
  10.《静静的顿河》,M.唆罗诃夫作,侯朴译。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2)和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也是具有纪念碑性的作品,但因为在先已有译本出版,这里就不编进去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