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放了的董·吉诃德》苏联卢那卡尔斯基作,易家搿U馐且淮笃坏南肪纾*写着这胡涂固执的董·吉诃德,匝蛴蜗蓝笈龆ぷ樱溆筛锩玫浇夥牛不故俏蘼房*走。并且衬以奸雄和美人,写得又滑稽,又深刻。前年曾经鲁迅从德文重译一幕,登《北斗》杂志上,旋因知道德译颇有删节,便即停笔。续登的是易嘉直接译出的完全本,但杂志不久停办,仍未登完,同人今居然得到全稿,实为可喜,所以特地赶紧校刊,以公同好。每幕并有毕斯凯莱夫木刻装饰一帧,大小共十三帧,尤可赏心悦目,为德译本所不及。每本实价五角。正在校印中的,还有——3.《山民牧唱》(2)西班牙巴罗哈作,鲁迅译。西班牙的作家,中国大抵只知道伊本纳兹,但文学的本领,巴罗哈实远在其上。日本译有《选集》一册(3),所记的都是山地住民,跋司珂族的风俗习惯,译者曾选译数篇登《奔流》上,颇为读者所赞许。这是《选集》的全译。不日出书。
4.《NoaNoa》(4)法国戈庚作,罗怃(5)译。作者是法国画界的猛将,他厌恶了所谓文明社会,逃到野蛮岛泰息谛(6)去,生活了好几年。这书就是那时的记录,里面写着所谓“文明人”的没落,和纯真的野蛮人被这没落的“文明人”所毒害的情形,并及岛上的人情风俗,神话等。译者是一个无名的人,但译笔却并不在有名的人物之下。有木刻插画十二幅。现已付印。
(1)本篇最初刊载于一九三三年五月野草书屋出版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卷末。
《文艺连丛》,文学艺术丛书。鲁迅编辑,一九三三年五月起陆续出版。
(2)《山民牧唱》中译单行本在鲁迅生前未出版。(3)指《海外文学新选》第十三编《跋司珂牧歌调》,日本笠井镇夫、永田宽定等译。
(4)《NoaNoa》毛利语,音译“诺阿、诺阿”,“芬芳”的意思。戈庚(P.Gauguin,1848—1903),通译高更,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
(5)罗怃鲁迅的笔名。
(6)泰息谛通译塔希提,南太平洋的社会群岛中最大的岛。
大约三十年前,丹麦批评家乔治·勃兰兑斯(Georg。拢颍幔睿洌澹螅玻病秤*帝制俄国,作《印象记》,惊为“黑土”。果然,他的观察证实了。从这“黑土”中,陆续长育了文化的奇花和乔木,使西欧人士震惊,首先为文学和音乐,稍后是舞蹈,还有绘画。
但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绘画是还在西欧美术的影响之下的,一味追随,很少独创,然而握美术界的霸权,是为学院派(Academismus)(3)。至九十年代,“移动展览会派”(4)出现了,对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力加掊击,斥模仿,崇独立,终至收美术于自己的掌中,以鼓吹其见解和理想。然而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所以后来,艺术遂见衰落,而祖述法国色彩画家绥珊的一派(Cezannist)(5)兴。同时,西南欧的立体派和未来派(6),也传入而且盛行于俄国。
十月革命时,是左派(立体派及未来派)全盛的时代,因为在破坏旧制——革命这一点上,和社会革命者是相同的,但问所向的目的,这两派却并无答案。尤其致命的是虽属新奇,而为民众所不解,所以当破坏之后,渐入建设,要求有益于劳农大众的平民易解的美术时,这两派就不得不被排斥了。其时所需要的是写实一流,于是右派遂起而占了暂时的胜利。但保守之徒,新力是究竟没有的,所以不多久,就又以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破灭。
这时候,是对于美术和社会底建设相结合的要求,左右两派,同归失败,但左翼中实已先就起了分崩,离合之后,别生一派曰“产业派”(7),以产业主义和机械文明之名,否定纯粹美术,制作目的,专在工艺上的功利。更经和别派的斗争,反对者的离去,终成了以泰忒林(Tatlin)和罗直兼珂(Rodschenko)为中心的“构成派”(Konstructivismus)(8)。他们的主张不在Komposition而在Konstruktion(9),不在描写而在组织,不在创造而在建设。罗直兼珂说,“美术家的任务,非色和形的抽象底认识,而在解决具体底事物的构成上的任何的课题。”这就是说,构成主义上并无永久不变的法则,依着其时的环境而将各个新课题,从新加以解决,便是它的本领。既是现代人,便当以现代的产业底事业为光荣,所以产业上的创造,便是近代天才者的表现。汽船,铁桥,工厂,飞机,各有其美,既严肃,亦堂皇。于是构成派画家遂往往不描物形,但作几何学底图案,比立体派更进一层了。如本集所收Krinsky(10)的三幅中的前两幅,便可作显明的标准。Gastev(11)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