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拾遗(53)

2025-10-10 评论

  (8)“学笈重洋,教鞭十载”这是杨荫榆《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中的话。见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晨报》的报导。原文“载”作“稔”。
  (9)“对于学生品性学业,务求注重实际”见一九二五年八月四日《京报》所载《杨荫榆启事》。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三月
  (1)《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又为沈松泉书一幅云:‘文章如土欲何之……。’”

  我于四月二十七日接到向君(2)来信后,以为造谣是中国社会上的常事,我也亲见过厌恶学校的人们,用了这一类方法来中伤各方面的,便写好一封信,寄到《京副》(3)去。次日,两位C君(4)来访,说这也许并非谣言,而本地学界中人为维持学校起见,倒会虽然受害,仍加隐瞒,因为倘一张扬,则群众不责加害者,而反指摘被害者,从此学校就会无人敢上;向君初到开封,或者不知底细;现在切实调查去了。我便又发一信,请《京副》将前信暂勿发表。五月二日Y君(5)来,通知我开封的信已转,那确乎是事实。这四位都是我所相信的诚实的朋友,我又未曾亲自调查,现既所闻不同,自然只好姑且存疑,暂时不说什么。但当我又写信,去抽回前信时,则已经付印,来不及了。现在只得在此声明我所续得的矛盾的消息,以供读者的参考。
  鲁迅。五月四日。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2)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3)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4)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5)九月二十九日
  (1)《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又为梓生书一幅云:‘绮罗幕后送飞光……。’”
  (2)柏栗丛古代用柏木栗木作社神。《论语·八佾》:“哀公紊缬谠孜遥孜*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又据《尚书·甘誓》“弗*妹居谏纭钡募窃兀┓钌缟竦牡方也是统治者杀人的场所。道场,佛教僧徒诵经行道的一种活动。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国民党政客戴季陶、褚民谊等发起请班禅九世在杭州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参看《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玻场场⊥邸〖炊啪椋*又名子规。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据《广韵》载:杜鹃“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迷阳,《庄子·人间*馈罚骸懊匝裘阳,无伤吾行。”清代王先谦《庄子集解》:“迷阳,谓棘刺也。”
  (4)六郎原指唐代张昌宗。《唐书·杨再思传》载:武则天时!安谝宰嗣布栊遥*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这里当指梅兰芳。“时轮金刚法会”举行时,中央社曾报导该会“决定邀请梅兰芳、徐来、胡蝶,在会期内表演歌剧五天”。按梅兰芳等并未参与演出。
  (5)鸡鸣风雨《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一有所感,倘不立刻写出,就忘却,因为会习惯。幼小时候,洋纸一到手,便觉得羊臊气扑鼻,现在却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了。初看见血,心里是不舒服的,不过久住在杀人的名胜之区,则即使见了挂着的头颅,也不怎么诧异。这就是因为能够习惯的缘故。由此看来,人们——至少,是我一般的人们,要从自由人变成奴隶,怕也未必怎么烦难罢。无论什么,都会惯起来的。
  中国是变化繁多的地方,但令人并不觉得怎样变化。变化太多,反而很快的忘却了。倘要记得这么多的变化,实在也非有超人的记忆力就办不到。
  但是,关于一年中的所感,虽然淡漠,却还能够记得一些的。不知怎的,好像无论什么,都成了潜行活动,秘密活动了。
  至今为止,所听到的是革命者因为受着压迫,所以用着潜行,或者秘密的活动,但到一九三三年,却觉得统治者也在这么办的了。譬如罢,阔佬甲到阔佬乙所在的地方来,一般的人们,总以为是来商量政治的,然而报纸上却道并不为此,只因为要游名胜,或是到温泉里洗澡;外国的外交官来到了,它告诉读者的是也并非有什么外交问题,不过来看看某大名人的贵恙。(2)但是,到底又总好像并不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