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21)

2025-10-10 评论

    问题还不仅这样简单。他们讲排场,可就苦了穷人。无论是绅粮,还是保甲长家中办事,穷人若不去送礼,便必定开罪于上等人;而得罪了上等人,在这个小小的民主世界里,简直等于自取灭亡。穷人,不管怎样为难,也得送去礼物或礼金。对于他们,这并不是礼物礼金,而是苛捐杂税。但是,他们不敢不送;这种苛捐杂税到底是以婚丧事为名的,其中似乎多少总有点人情,而人情仿佛就与民主精神可以相通了。穷人送礼,富人收礼,于是,富人不因摆百十桌酒库而赔钱——其目的,据说是为赚钱——可是穷人却因此连件新蓝布大褂也穿不上了。
    本地的绅粮们如此,外来的人也不甘落后。我们镇上的欢送会与欢迎会多得很。在英美的民主世界里,若是一位警长或邮局局长到一个小镇上任去,或从一个小镇被调走,大概他们只顾接事或办交代,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同时,那镇上的人民,对他们或者也没有欢迎与欢送的义务。他们办事好呢,是理应如此;他们拿着薪俸,理当努力服务。他们办不好呢,他们会得到惩戒,用不着人民给他们虚张声势。我们的金光镇上可不这样,只要来一个小官,镇上的公民就必须去欢迎,仿佛来到金光镇上的官吏都是大圣大贤。等到他们离职的时候,公民们又必须去欢送,不管离职的人给地方上造了福,还是造了孽。不单官吏来去如此,连什么银号钱庄的老板到任去任也要如此,因为从金光镇的标准来看,天天埋在钞票堆中的人是与官吏有同等重要的。这又是我们的民主世界里特有的精神,恐怕也是全世界中最好的精神。
    本着这点精神,就很可以想象到我们镇上怎样对待一个偶然或有意从此经过的客人了。按说,来了一位客人,实在不应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地方。假若他是偶然从此路过呢,那就叫他走他的好了。假若他是有意来的,譬如他是来调查教育的,那就请他到学校去看看罢了;他若是警察总局的督察,就让他调察警政去吧;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不,不,我们金光镇自有金光镇的办法。只要是个阔人,不管他是干什么来的,我们必须以全镇的人力物力,闹得天翻地覆的欢迎他。这紧张的很:全镇到处都须把旧标语撕了下去,撕不净的要用水刷,然后贴上各色纸的新标语。全镇的街道(也许有一个多月没扫除过了)得马上扫得干干净净。野狗不得再在路上走来走去,都捉起来放到远处去。小孩子,甚至连鸡鸭,都不许跑出家门来。卖花生桔柑的不准在路旁摆摊子。学校里须用砖头沾水磨去书桌上的墨点子,弄得每个小学生都浑身是泥污。这样折腾两三天,大人物到了。他也许有点事,也许什么事也没有。他也许在街上走几步,也许坐着汽车跑过去。他也许注意到街上很清洁,也许根本不理会,不管他怎样吧,反正我们须心到神知的忙个不亦乐乎。我们都收拾好了之后,还得排队到街外去迎接他呢。中学生小学生,不管天气怎样冷,怎么热,总得早早的就站在街外去等候。他若到晌午还没来,小孩们更须立到过午;他若过午还没到,他们便须站到下午。他们渴,饿,冷或热,都没关系。他们不能随便离队去喝口水或买个烧饼吃;好家伙,万一在队伍不整齐的时候,贵人来到了呢,那还了得!我们镇上的民主精神是给贵人打一百分,而给学生们打个零的。小孩子如此,我们大人也是如此。我们也得由保甲长领着去站班。我们即使没有新蓝布大褂,也得连夜赶洗旧大衫,浆洗得平平整整的。我们不得穿草鞋,也不得带着旱烟管。我们被太阳晒晕了,也还得立在那里。
    学生耽误了一天或两天的学,我们也累得筋疲力尽,结果,贵人或是坐着汽车跑过去,或是根本没有来。虽然如此,我们大家也不敢出怨言,舍命陪君子是我们特有的精神啊。这精神使我们不畏寒,不畏暑,不畏饥渴,而只“畏大人”。(未完)
    载一九四五年九月至十二月《民心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五期

    牛博士,老爷,大人,什么什么委员,这个长那个长,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少年中过秀才,二十八岁在美得过博士,三十岁以后做过各样的高官,四十以后有五位姨太太,大量的吸食鸦片,至今还没死,还挺有造化。
    牛博士的学问不深,可是博,博得很。因为博学,所以对物物留神,事事细心;虽做着高官尚心细如发,细巨不遗;躺在床上吸鸦片的时候还想这家事国事天下事。这样的官儿是干才,所以不好伺候。牛博士到哪里为官,都发着最大的脾气,而使手下人战战兢兢,在穿着夏布大衫的天气还要发抖。大家越发抖,牛老爷越威风,他晓得自己是了不得的人物,而大家是庸才。大家无论怎样的殷勤巴结,总是讨不出好来的,因为牛大人的思想是那么高明复杂,平常人无论如何是猜不到好处的。平常人,懂得老事儿的,不懂得新事儿;懂得新事儿的,又不懂得老事儿;而牛老爷是博通今古,学贯中西,每一个主意都出经入史,官私两便,还要合于物理化学与社会经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