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珠配(3)

2025-10-10 评论

    人物的形象与动作也有这样的困难:以丑角来说吧,我老想着鼻子上抹着豆腐块儿的人,而想不出把他放在话剧里应是什么样子。戏曲中的丑角,就凭他(或她)的服装、扮相儿,一露面便招笑。话剧中的丑角有此方便吗?若是过多地袭用那老一套,恐怕就成为打折扣的戏曲丑角了——抹豆腐块的人出来,而没有锣鼓,也不歌唱。若从新创造吧,又没把握!抓不到一定的形象,而欲性格鲜明,颇有些困难。
    最难办的是:在戏曲里,到了时机,演员叫起板来,只要唱得好,戏就往上升,台上一曲高歌,台下点头默赞。话剧可不好办,以大段朗诵诗代替歌唱,偶一为之,未为不可;屡屡如此,恐怕就会失败。改用大段对白,也有危险。如此说来,就非添新东西不可。可是,添什么呢?以川剧《荷珠配(3)》而言,我觉得它的喜剧气氛还不太足,我就从这里下手,使金三官充分地丑化,而且把小姐也变成既胖且蠢,甚至给小生也添点可笑的动作,以便加强喜剧的气氛。这么作对不对,暂且不说。更要紧的是:川剧《荷珠配(3)》是新近修改过的,所以还有某些不成熟的地方。假若是一出已经成熟的戏曲,可怎么办呢?比如说,改编京戏的《打渔杀家》为话剧吧。它的戏剧冲突很强烈,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场子紧凑,唱腔脍炙人口,行舟与停泊的舞姿又极美好。这怎么改呢?说到这里,恐怕这种改编工作还应是再创造,而不是顺着竿儿爬;那爬不出名堂来。想想看,剥去萧恩、桂英与教师爷等的服装、扮相儿,而且既不唱,也不舞,光把原来的故事架子摆在台上,怎能成为戏呢?戏曲与话剧这两种形式之间有个相当大的距离!据我看,由戏曲改编的话剧,当然要适当地吸收一些戏曲中的好东西,而主要地是要再创造。要不然,改编的话剧就无从胜过原来的老本子。这种工作既要尽到新旧的结合,也要争奇斗胜,各尽所长。千万别放弃自己的长处!
    不动手,不知困难所在,也就无从克服困难。在事前,我没想到会遇上这么多问题——语言的,人物形象的穿插的……等等。一动手,我招架不住了。这点“经验之谈”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指教,以便更好地进行试验,少走弯路。

    时间老年间的那么一天,上午。
    地点土财主金三官宅内,客厅)。
    人物
    赵旺
    荷珠
    赵鹏
    王兴
    金三官黄员外黄家的管家仆人数人金贞凤
    〔厅内悬灯结彩,而缺乏喜气:灯是破的,彩是旧的。
    〔赵旺夹着把条帚,弯着腰东找西找。
    〔荷珠上。
    荷珠赵旺哥!赵旺哥!
    赵旺是荷珠姐呀?
    荷珠可不是我!除了我,还有谁叫你赵旺“哥”呀?
    赵旺一点不错!一天到晚,东也喊赵旺,西也喊赵旺,只有你叫我一声赵旺哥!你呀,真是个好姑娘。没错儿!
    荷珠唉!心里一样苦,肩膀才会一边齐!咱们不都是苦人吗?
    赵旺对!
    荷珠赵旺哥,你弯着腰干什么呢?
    赵旺我?找一个芝麻!
    荷珠一个芝麻?赵旺哥,你怎么专会给自己找麻烦呢?简直有点傻气!
    赵旺我并不傻:谁无缘无故,瞪着包子大的眼睛,找那么小的小玩艺儿呢?
    荷珠那么,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旺是呀,老员外刚才吃了个烧饼,掉了一个芝麻,叫我非找到不可!
    荷珠嗯!员外就是那么细打算盘的人!你找了半天啦?
    赵旺有一顿饭的工夫了!
    荷珠别忘了,今天是员外的生日,事情多的很!你怎能老在这儿找芝麻呢?
    赵旺员外说了:找不到芝麻,生日不过了!荷珠姐,你给想个主意吧!
    荷珠好吧,你先别出声,我给你好好地想。
    赵旺(静默了一小会儿)荷珠姐,想起来没有?
    荷珠你看,刚想起个头儿来,又忘了!啊……有啦!你出去买个烧饼,把它吃了,剩下一个芝麻,还给员外,不就行了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