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了——关于王健林的“大撤退”,关于中国足球的“假、差、黑”,关于每一个伤心欲绝的话题,我们都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仅从表象谈表象——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适用于现阶段中国每一个领域,足球,不能逃避。它得认真地研究市场规律,认真地按市场规则行事,不但打破旧有的、不适应新形势的“计划的东西”。否则,所有的后来人还得“大撤退”。
这,就是关于中国足球的资本论。
围城
“城里的人要出去,外面的人却要进来,人生与爱情,莫过如此,莫过如此……”
钱老爷子这句话绝对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威力。我清楚地记得,我最早是从陈道明、葛优演的那部电视剧里听到这句名言警句的。那天我们小区里发现一偷自行车的贼,被撵到一空屋子里,贼凶悍,手执利器企图夺路而逃,而警察也想一涌而进,但双方均有忌惮,警匪之间长久处于对峙之态……这时哪家的电视里就传出:外面的想冲进来,里面的想冲出去……
后来睡在我上铺的那个兄弟一度每晚抱着这本书念念有词,他正在失恋,所以长嗟短叹的颇有感触。不过,很快上铺就没有了声息,因为他再一次奋不顾身“冲进去”了。据他宣称又一座城池遭到“失守”,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他被浮了,每天低眉顺眼地跟在那个开销极大的“花瓶”后面,像个傍着鬼子的“伪军”……
那时,我就发觉不论“冲进”还是“冲出”在人生每个领域都不可能避免,而中国足坛的那些事儿,更是让我把钱老爷子的话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比如说王健林。本是一修房子的,在建设“新大连”的进程中干得好好的,不幸的是他一不留神冲进了一座真正的围城——中国足坛。据说王健林为了冲进这城很花了点心思,没进城那会儿,真是热血沸腾一腔报国之态,就琢磨着怎么在城头飘舞着革命的猎猎红旗……
但钱老夫子的话显灵了,虽然王健林同志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但正如婚姻,哪怕生了再多的胖大小子也挽救不了内心的空虚。于是王健林又想“冲出来”。
当然夫子找了很多理由,比如说“假球黑哨”,比如说“伤透了心”,但我以为这都是在找茬儿,但与所有想打离婚的主儿一样,说出的理由都似是而非,“存了私房钱”、“碗洗不干净”、“霸占电视频道”……
不想呆在城里是因为城里没劲,没劲的根源在于没有“新的增长点”,这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的问题我已在《中国足球资本论》里分析过了,精神方面一语概之就是“没了感觉”,就如王朔在《一声叹息》里叹息:摸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
柏拉图早就说过人本是男女同体的,上帝把人劈成两半,然后男的、女的都拼命去找自己的另一半,但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性别有些恶心,所以这个过程是持续的“分”与“合”,“合”与“分”,永不停。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不了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手。
婚姻前的人(也就是没冲进去的人)那种热烈劲儿其实是一种“解读欲望”,巴不得把对方解读得一清二楚晶莹剔透,但人体大多是缺点的,别说看到大肠小肠里蠕动的东西,就是一丝不挂站在眼前也有些腻味,时间长了,自然想“冲出来”。
王健林与中国足球太了解了!我相信他对中国足的“解读”肯定不止看到裸体,还看到大肠小肠里蠕动的东西,所以他顿时就“没了感觉”,没了“精神增长点”。
留在城里是因为城里还有可留恋的东西,如果感觉美好,即使赔点钱,我想王健林还是会守住这城的,但王健林终于看不到希望,率一干人等像李自成商洛突围般冲将出去了。
与王健林先后发生围城故事的还有周建国,周建国冲进城里才发现这是一座空城,他原本是一折腾服装的,“赔钱赚吆喝”的买卖绝不会做(我们都知道,什么“流血大降价”之类的纯属营销技巧,暗地里狠赚钱),所以,进这趟城周建国极扫兴。所幸周建国出城时顺手拉了别人进来,好歹免了大损失,不过他现在回头瞥一眼那城,可能不免都打个寒噤。
虽然现在“下课”的教练、“退出”的老板极多,但谁也不用担心城里没人,外边铆足经营思想儿往里冲的人着哩,更牛的教练、更阔的大款接踵而至,就连跑足球的记者也越来越人满为患。著名的海埂基地就是一座“围城”,每到封训,大铁门便冰冷地关着,大狼狗就很酷地守着,外面的记者拼命想往里钻,里面的球员却挖空心思往外冲。据说有一晚上双方在“城头”上碰上了,差点挤下城外那条脏兮兮的护城河里……都说离婚率虽然攀升,但我却觉得结婚的人一点不见少,满大街都开着婚纱照相馆,照片上一对比一对笑得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