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托德与特雷泽盖最后一刻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务”,与西班牙人最后90秒的“大逆转”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是生命本能的挣扎,而前者则代表欧洲的正统没有“乱伦”。
正像炮兵少校出身的拿破仑站在全体欧洲贵族面前所说:“我不代表巴黎,不代表法国,我谨代表欧洲未来宣言,真正的程序开始了……”
欧洲杯就是一场“情感拉锯战”,但最后法国人锯倒了这棵大树。在无论政治经济还是足球地位都不是欧洲“老大”的法国历经苦难终成“王中王”的时候,我再次借用拿破仑另一句话赞颂这个结果:
“士兵们,前面就是阿尔卑斯山,翻过去可能是枪炮,也可能是玫瑰,但我们必须翻过去……”
今晨的玫瑰献给开进米兰的法国部队。
感动后遗症
这是一年缺乏感动的时代,但我们被欧洲杯感动了一个月。
我们就像吃了摇头丸喝了摇头水甚至吞吐了“伟哥”,以最亢奋的状态度过了这个黑白颠倒的夏天,我们就像坚信语言是最巨大的力量萨特,动用了网络时代以来最情绪的字眼最夸张的手法最狂乱的思维方式,来形容这个镔铁皮镀银制成的家伙,就像“德劳内”杯是我们祖宗传下的什么宝贝。
一个从不看球的朋友对我们这种极端举动大为了解,“德劳内”——“得了,累!”关你屁事。
这让我们有些做爱后的泄气感觉。’98世界杯后我就产生过这个感觉,我总结这为“情感不应期”,不到下次高xdx潮将一直萎靡不振。
每一次感动都会有“后遗症”,就像每一次失恋,我整个躯体被抽干了水分只能像个虾米似的踽踽独行。
有人说欧洲杯就是一个“好莱坞梦工厂”,电影里该发生的事全在杯里发生了。
看电影的感动就是不留“后遗症”的感动。你可以在欧洲杯期间对贝克姆、戈麦斯的出局痛哭流涕,也可以对达拉斯这厮大喝一声“抽丫的”,但德尚把杯一举你就得恢复人形,冷静得像葛优一样没心没肮——“葛玲?葛玲是谁啊……”
这么远,咱潇洒得起。
最让我不解的是那些感动得非要“从一滴水看太阳”的人,每回欧洲杯、世界杯告停,他老人家都得把好端端的一部大片往国产片瞎靠,煞有介事地要我们总结什么学习什么领悟什么,并指出这个距离其实并不远。
知道国产片怎么折腾也上不了好莱坞那个殿堂,张艺谋拿来拿去不过是在“金熊”与“金棕榈”之间徘徊;鸡蛋怎么孵也没法奔恐龙那个方向发展,虽然六国科学家联手破解了基因“密电码”,但鸡与恐龙必须还有个界限,否则吃鸡都得花大价钱。
人说,《红楼梦》最想说的就是“意淫”主题,人人都需要“意淫”。欧洲杯提供这么一个隔岩观火隔山打牛隔靴搔痒隔着墙壁想媳妇儿的“意淫”机会咱享受了妙处赶紧撤!
不要把甲A、甲B、中国足球未来之七十二思考掺进来。看了凤姐就看了吧,“感动后遗症”是危险的,那会像贾府那个混小子梦里惊魂非得精尽人亡不可。
今年中国足协把甲A赛程安排精了。就在我们把大部分情绪用在星球另一半的悲欢离合,这一半的猥琐鄙陋之事就在“打枪的不要,悄悄的干活了”……
科萨诺维奇冲进场内去了,郝海东不吐口水改跆拳道了,吉林敖东又要高喊保卫了,假球、黑哨又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因此“欧洲杯”与们根本是“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我们就当是穷鬼某次上了回天堂,享尽荣华富贵再回地狱。心态一定要端正——否则就会成短命“阿Q”,本来在未庄好好的,去了趟城回来就要闹“革命党”结果弄成个“四不像”,圈圈没画圆便被拖出去一刀剁了。临终时,还自己感动自己喊声:“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其实,十八年后根本没什么“好汉”。
拔刀的方式
古龙说:拔刀,有两种方式。
一种如西门吹雪,他已做到人剑合了,他拔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另一种则是杀猪匠,当他用笨拙的姿势把血淋淋的刀从死猪身上抽出时,你只感到卑劣恶心。
拔刀,可以有两种方式;写球,也可以有两种方式。面对每天与这个星球一起眩目旋转的皮球,我致力于把它写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歌们儿爷们儿姐们的一包“快乐解药”。
我认为,形式代表一切勿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足球,并让它不断刺激着我与我的读者们的快乐神经中枢,这个过程,是个吸毒般的过程,或者将来炸弹崩然炸响的过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