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要消息,却没人告诉皇贵妃。福临是不愿意告诉她,其他人大概怕她过分高兴、有碍病体而不敢告诉她。
这天清早,皇贵妃起床了。侍女们都很高兴,欢笑声异于平日。她们服侍她梳洗完毕,搀扶她坐在炕上的软毡靠座上,她的贴身侍女蓉妞儿连忙用莲瓣贴金圆盘托上三只带耳的青瓷小碗,一碗参汤、一碗莲子粥、一碗奶茶。按规矩,董鄂妃先喝了参汤,又喝了奶茶,然后捏着小银匙慢慢搅着莲子粥,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
“主子这些日子吃东西都没有今儿香甜。"蓉妞儿高兴地说。
董鄂妃莞尔一笑,说:“真格的,我今儿觉着好多了……蓉妞儿,这两天我瞧你们挺高兴?”“主子病好了,奴才们心里都快活。”“不是这个。我冷眼儿瞧,你们象有什么好事儿瞒着我。"蓉妞儿把脑袋一摆,笑道:“主子的心就灵到了十二分不成?谁也没敢在主子跟前透一丝儿风呀!”“别这么鬼头鬼脑的了!你们能眉听目语,我就不能心生九窍?快说!别招骂!"董鄂妃嘴里威胁着,脸上笑着。
蓉妞儿眨眨眼,凑近主子,小声说:“娘娘还不知道呢,昨儿个皇上下诏,停了中宫笺表啦!”“什么?”董鄂妃吃了一惊,病后苍白的脸上骤然泛出一丝红晕:“真的?”“奴才怎么敢对主子说假话!"蓉妞儿满面得意,晃着脑袋笑道:“这会子,坤宁宫里不定怎么个乱糟糟哩!"董鄂妃的笑容渐渐收敛,红晕渐渐消失,一双水凌凌的灵活的黑眼珠忽而瞅着蓉妞儿,忽而转向窗外,很不安宁。蓉妞儿发现她神色异样,不解地说:“娘娘你这是……奴才们这几日可都为这个快活死了!……”董鄂妃心神不定地瞟了蓉妞儿一眼,蓉妞儿错把这当成了鼓励,要害话儿直截了当地便冒了出来:“这不明摆着吗?娘娘眼下就要进位皇后啦!……“这话太尖锐、太赤裸裸了,仿佛捅到董鄂妃的心肝肺叶上,她浑身猛的一哆嗦,脸儿顿时涨得血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不是靠两道密密的、颤动的睫毛用力锁住,说话就会滚下来。过了好半天,她才控制住自己,深深叹了口气,蹙着眉头说:“该死!你看你都胡说了些个什么!"蓉妞儿摸不着头脑,赶紧跪下。
“蓉妞儿,你到我身边有些日子了,我有亏待你的地方吗?"蓉妞儿大惊,连忙叩头,急急惶惶地说:“主子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一年内死了爷爷又死了爹,靠了主子恩典,才体体面面地办了事。奴才粉身碎骨也忘不了……”“别提那个。就看在咱们主仆一场的分儿上,你实实在在地对我说,皇上停了中宫笺表,宫里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说好的多,还是说不好的多?”“这……那一条藤儿的蒙古格格儿,总是人多势众……”“再有,要是当真皇上又废了中宫,你说宫里头赞成的多还是不赞成的多?还有议政王大臣和满朝文武呢?还有天下的万民百姓呢?连废两个国母,能算有道明君吗?”“……”蓉妞儿瞪着眼睛,什么也答不上来了。
董鄂妃摆摆手说:“去吧。"蓉妞儿退下后,她便用手支着两腮,撑在小小的炕桌上,沉思起来。她外表平静,如同一尊玉雕观音,而心里却翻腾着暴雨狂风,久久不能平息。她想的比她说的要多得多。
蓉妞儿在院里刚喊了一声:“万岁爷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传到董鄂妃耳边。她太熟悉他的脚步了,立刻下了炕,边走边整鬓角,拉扯衣裳,要出寝宫迎接。可是福临已经进来,在门边握住了她的双手:“哦,你已经起身了,果真见好了!"他象孩子那样真心地欢笑着,松开手,略略后退两步说:“让我好好看看你,气色如何?"他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笑道:“真所谓淡雅如仙,清露晓风中一枝梨花!"董鄂妃"卟哧"笑了:“陛下错爱,妾妃有幸。愿来生化为百花之精,有百种变化,长侍君侧。不然昨天是梅花,今天又要做梨花,不知何时又要当荷花……“福临也想起上次比乌云珠为"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的故事,哈哈地笑了。
福临无心,乌云珠有意,看来是随意的谈笑,被乌云珠渐渐引到关于《三国演义》的话题上来了。福临对此很有兴趣,说:“有人把《三国演义》列为六大才子书之一,倒也有点眼光。只看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何等神采,何种笔力!太宗皇帝令人将此书译成满文,还命百官将士通读,大有深意啊!”“正是哩!"乌云珠连忙接上话茬儿:“曹孟德虽被骂为汉贼、奸雄,但此人却真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对吗?"福临一口接过来,二人用的都是书中原话,不觉相视而笑。福临兴致勃勃地说:“朕最赏识曹孟德处,在烧乌巢劫粮草大败袁绍之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