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城里决不能留!英兰姐若还是不肯,绑也要把她绑出城去!“
老葛成迟疑着没有回答。
英兰一见天寿的样子,登时心慌手颤,赶紧把天寿放到最风凉的临水敞轩里的美人榻上,喂水、冷敷、打扇,都亲自动手。看到天寿很快清醒过来,她才松了口气,才有心思静听天禄和老葛成讲他们看到听到的各种消息。
不出老葛成所料,英兰尽管对城里的混乱很吃惊,但说起出城避难的话头,她仍是无动于衷。
天禄极力劝说道:”且不说破城之际英夷的炮火猛烈凶多吉少,也不说城破之后夷鬼烧杀抢劫奸淫极是狠毒,只怕城还未破,就要受城内混乱之害了!今日抢米行钱铺,明日就能抢民家;居停主人又是本地有名的富商,更是众矢之的,跑都跑不脱呀!“
老葛成说话更是深思熟虑:”城中米粮常日间不过够支半个月,眼下城外进城避难的不下万余,以口算来,每日也得百余石粮;米行被抢,口粮更成难事。加上天气炎热,饥饿悲伤,不出十日便会疫病大作,一旦流传开来,死千死万都不在话下呀!主母还是早作打算,趁城门还没开的时候,早走了吧……“
英兰神宁气静地听着,并不点头,只扬了扬凛凛黑眉,说:”是走是留,谁走谁留,于情于理总要说得过去。“
天禄一扬头,直视英兰,加重语气说:”我辈既无救世之权,又无守土之责,避乱也是正理!“
英兰目光一闪,凝视着天禄,但很快又转眼去看旁边半人多高的瓷瓶中新插的白荷花与莲叶。
躺在美人榻上的天寿一直在听大家议论,此时不由得插进来说:”这海都统太没道理,你守城只管好好守城,为什么硬把百姓们都禁闭城中?当日在定海,葛姐夫战前就极力疏散百姓,不肯让无辜良民受兵火之苦,反倒有定海义勇不肯离去,宁愿同守城池……“
天禄听了也十分感慨,激愤地说道:”良民百姓,不是万不得已,谁肯抛弃房产生计、远离祖墓亲族,去流转沟壑不死不生?葛姐夫以忠义相激励,所以百姓愿同生死。其实,守城者只要智勇足以庇护,百姓自会不招而至。古时候就有跪拜求入危城同守的,有兵虽败而百姓仍背着包袱相随不肯离去的。彼何以奋?此何以逃?不自愧耻,反而怨恨百姓!真真岂有此理!“
他这一番话,有感而发,是在抨击县府官员?是在责骂海都统?抑或是在影射朝廷?这就很难说了。
天寿看他一眼,似嫌他锋芒太露,转脸对英兰说:”城中混乱实在可怕,海都统更叫人害怕。这地方留不得了,不等夷船来攻,只怕城内先要遭殃。还是出城去吧!“
英兰盯住天寿看了片刻,说:”你也说要出城吗?“
天寿点头,并断然说道:”我们大家要跟你一块儿出城!“
英兰眉头微皱,半天不说话。
青儿急急忙忙来到临水敞轩,禀告说,外面有一女子,四处打听葛将军宅眷,门上仆役不认识此人,故而不敢自专,请家主母做主。
”女子?“英兰想了想,”莫非山阴家中有事?也不至于遣女仆,况且镇江已是危城,她如何进来的呢?……“
天禄说:”我先去看看。“说罢,招老葛成同了青儿往前门匆匆而去。
望着天禄的背影,英兰点头轻叹,不由得轻声说:”这么个见识又高又可靠还这么忠心耿耿的男人,去哪里寻?妹子你竟看他不中!……“
天寿扭开脸,道:”我昨天都对你说清楚了,还提它做什么!“
”我想问问你,“迟疑片刻,英兰说道,”如若他真就是你的亲哥哥,你就是他的亲妹子,要你跟着他过一辈子,你肯不肯呢?“
天寿噤住,做声不得。
”如今满世界兵荒马乱的,有他守着你,护着你,你少吃多少苦头,我也少为你操多少心!“
天寿目光一凛,望定英兰:”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英兰连忙笑道:”没别的意思,别想岔了!不过替你算计算计罢了……你还当你的天寿小弟,封赠下得来就改换门庭;万一得不着呢,你就傍着他,嫁了他,就算是让亲哥哥养活亲妹子,有什么不好!“
天寿倔倔地一扭脖子:”我干吗要人养活?我就当一辈子光棍儿男人,自己养活自己!得不着封赠就得不着,没啥大不了,我唱戏攒钱,脱了籍去经商,三代以后也成良民不是!“
”你一个人闯荡,我还不放心呢!……唉,傻闺女!你不就是觉着对他不动心吗?说实在话,跟自己不动心的男人过日子,别的还罢了,就是床笫之间难以欢洽如意。你……不是正好可以避开这事,不用应付,又何来烦恼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