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以后。
终于有一天雨过天晴,北京总局局长刘六爷的太太派人送来一封封住的信,上面写着"李太太亲启"。温茂林看到信像捧到圣旨一样。马上"教育"我们说:"亲启的信就是秘信,只能自己看,谁也不能拆。"妈妈当时不在家,等得人好心焦。
刘太太也曾是爸爸的学生,最终妈妈回家谜底揭晓,信上只有几个字:
据闻老师不日归京。
寥寥几个字使全家乐开了锅、接着是朗盼、期盼、再期盼,总算盼到爸爸回家了。消瘦了很多很多,头发是被剃光后新长出来的短搓儿,面色苍白,看上去格外让人心酸。能从日本宪兵队活着出来,等于通过了鬼门关死里逃生……
二姊提到的"男仆温茂林"是中国民间耿直、倔憨而又忠诚人物的代表,当然也是某些方面愚昧的代表,这由我六岁时得盲肠炎开刀那一次可概其余。二姊回忆:
四姑嫁人后,南房的大间大部分时间空着,我们放学后自行车放在里面。一度温茂林住过。茂林眼中只有敖弟,不把我们放在限里,憨直到不讲理的程度。三不来两眼瞪得老大,自以为是地指责别人或乱发谬论。最可恨的是清早他要睡懒觉,门从里面锁着。我们上学怕迟到敲门的时候,从窗户玻璃看到他有心慢腾腾地起来,将袜子正面甩了又甩,反过来再用力甩,然后像慢镜头一样一点点地往脚上套,愈急得敲几他就愈拖时间,令人哭笑不得。对小少爷李敖那可是忠心耿耿,当名医关颂韬诊断敖弟患阑尾炎须动手术治疗的时候,温茂林向爸爸苦谏不能开刀。他说:"动刀开膛还了得?"等爸爸信任关大夫的诊冶方案,同意手术切除敖弟的阑尾时,茂林蹲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比任何人都动真情。说也奇怪,听到开刀的李敖忽然说他肚子不痛了,就连诊断阑尾炎重要手段压痛症状也突然消失。专家关颂韬当然不会上小小的李敖的当。手术是在南池子东华医院进行的,症状已转成腹膜炎,伤口不能马上缝合,而是每天换纱布引出脓水,李敖很坚强,任凭换药一声不响,受到医生不少称赞。有一天我睡在李敖病床边的一个小床上陪他,熟唾了一整夜。第二天李敖抱怨说:"二姊说来陪我,可一直睡觉。"可见他痛得睡不着。我回家后温茂林说若是他陪,他要瞪着眼看小少之一。孩子们都去买新鞋,他会挑选式样八股价钱便宜的鞋,爸爸看了固然高兴,但四妹骂他是"伪君子",敖弟最要好的同学叫詹永傑,两个孩子有八拜之交,敖弟屈居老二,过年的时候小兄弟俩都穿上缎子长袍黑马褂,拜年的样子四平八稳的,就像又回到巴金写的"家春秋"的年代似的。与我们读教会中学,习惯洋打扮的姊姊们,在穿戴方面显得格格不入。
二姊又特写我和詹永傑,说:
两人判若兄弟常形影不离。我家曾在市场买来一只狮子毛小叭狗儿,我们叫它"伯儿"。"伯儿"像马戏团的小狗一样会许多表演,后来"伯儿"有个体态庞大的男友,生下一条杂种大长毛狗并送给詹水傑。过旧历年的时候,詹永傑牵着叫"伯儿"的后代来我家拜年。詹水傑白白胖胖、仪表不俗、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十分讨人喜爱。就连磕头的样子都四平八稳,一看就知道是受过正宗训练。他和李敖是拜把子兄弟,两个人学习成绩也都数一数二。过年一样穿上长袍马褂,人人见了都夸赞这一对小哥俩。
詹永煤这名字现已简化成詹永杰,分别四十年后跟我再度联络上,他送我"墨宝文房用品"一盒,内附手书:
李敖学兄把兄如晤
契阔四十五载
常思念
但愿有朝一日
重相见
弟永杰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于北京
二姊又回忆到我的娱乐。她说:"敖弟小时候也不像女孩喜欢跳绳、拍皮球、玩丫子儿,而他最爱戏里的刀枪剑戟",她说我:
从小在姊妹堆中长大,可丝毫没有娘娘腔。喜欢舞京剧的道具大刀、扎枪之类,尤其喜欢和亲戚一个叫大连的孩子相互对打乱砍。李敖口中发出锣声"蝶匡匡匡",大连不断用鼻子发出"得儿哼哼哼"的梆点声应战。有一夭半夜里,我蒙蒙胧胧听到"得儿哼哼哼"战斗声,奇怪地想为什么半夜二更敖弟和大连武打开场啦?好一会儿才清醒是外祖母在睡觉打呼噜呢!
二姊又说:
敖弟比我胆子大很多,记得有一天客厅里飞进一只马蜂,我吓得乱叫,敖弟正赤脚坐在沙发上,他一声没响跳下来先用手掌打在窗户上的马蜂,当马蜂被拍落在地上他又用脚丫踩,我好惊讶他胆子那么大,到底是男孩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