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录(37)

2025-10-10 评论

  我想施河真说对了,我的确为预备军官增了颜色,自有预备军官以来,我想从来没有像我这样认真的从这一年半的军人生涯中汲取经验、留下记录,在磨练中加工、在困境中周旋,不消极、不退缩、不屈服、不鬼混,最后得其正果。国民党政府以预备军官制度牢笼人,可是我却能冲决网罗,趁势加强了我日后打击他们的本领与本钱!国民党号召做,革命军人",最后冒出了李敖这种革他们命的军人,可真有趣极了。
  在军中一年半时间,我心之所系,在Rosa身上。她是外文系的漂亮女生,我单恋而已。我在军中,用英文写了一篇文章给她,她回信说:"你的文笔是美的,颇动人的,读了你这篇抒情散文,我甚佩服你的想象力及羡慕你的灵感。既然写作是你的癖好,替我写一篇散文如何?作何用?恕不奉告,让我提议一个你很感兴趣的题目-红玫瑰。我相信你定能写出令人废寝忘餐之杰作来。"我为她写了,她用"黎思"笔名,发表在"台大四十八年外文系同学通讯"里了。Rosa一直是我军人时代"性幻想"主要对象,当我收到她信的时候,一连高兴了好几个月。

  委蜕大难,最近高楼虽被三振,不肯暴投
  一九六一年二月六日,我在澎湖退伍,午后抵高雄;十一天后,我在台北租到"四席小屋",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所在,有一次在外遇雨,坐计程车回来,那是我第一次坐计程车,想不到表一跳又一跳,而我的心也随之一跳又一跳,跳到十元,我心惊害怕,连喊:"下车!下车!"-人穷之时,连计程车都坐不安稳也。在"四席小屋"四个月后,六月十五日,我改租"碧潭山楼",此房比四席多了一席,一人倘徉其中,颇得山水之乐。满清遗老写诗说"委蜕大难求净土",此之谓也。八月十八日我考上台大历史研究所。做研究生时候,发生了陈骥、吴章铨情事件。陈骥、吴章铨是高班的研究生,他们不识相,向校方提出陈情,替历史系提出兴革意见。台大校长钱思亮、文学院院长沈刚伯,一怒之下,把陈吴二位记过,二人大呼负负,我戏呼这是"台大的陈胜吴广起义"。我后来跟朋友说:"你们看到我怎样对付台湾大学了吗?我写文章公然攻击台湾大学,可是钱思亮、沈刚伯不敢动我一根毫毛!他们就是不敢对我这特大号的研究生有任何惩处,他们是专捡软柿子捏的,他们就是不敢惹我!
  陈骥、吴章铨的心血和方向是全浪费了、弄错了-他们想用陈情的方法去跟国民党打交道,这是枉费心机、是反要惹来一头雾水的笨事!对不可救药的统治者,只有打打打,是不能陈情的;因请愿而灰头土脸、而吃耳光,是可耻的!"
  这个研究所,最后我没有念完,就自动休学了。但台大跟我的梁子并未中止,全部内情,有一封我给钱思亮的信,一看便知:
  思亮校长:
  五十二年夏天长谈之后,迄未晤面;冬天我为文论列"高等教育的一面怪现状",无形中已与母校疏远。我是五十二年三月十九号自动在历史系研究所休学的,第二年春天,本应复学,可是我不高兴再来办手续,就这样的,我离开了台大。
  离开台大后,外面传说我是因为骂学校而被开除的,我每听到这类说法,就立刻加以解释,我不但说我是"因为学校腐化,不高兴再念,而自动休学",并且还指出:、钱思亮、沈刚伯诸君还没有那样坏或有那样胆量——敢开除李敖。他们曾警告两个私下里写信建议的学生,却不敢碰一下我这个公开写文章攻击他们的学生-这就是他们的公平和胆量!"
  我对母校腐化情况的攻击,我知道惹得你们极不痛快。
  你在黄季陆部长面前大骂我的话,我也不是不清楚。可是你总该知道,我不是没有保留的人。我的一篇《台湾大学的"新十诫"及其他》被我直压到今天,才肯公布。光此一事,就可证明我不是不为你们留点余地的,你们也大可不必在校外人士面前失态也!
  提到你们在校外人士面前失态,我倒要正式问你一件事。你知道我为写文章论列胡秋原"闽变"叛国事,被他诬告到官厅,缠讼四年,还没了结。我写这篇辨正史实的文章,用了不少心,也参考了不少材料(其中有私藏的,有公藏的,公藏中有参考台大藏的,如"闽变"期间民日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的《国闻用报》第十卷第四十九期,就是一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