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己(23)

2025-10-10 评论

    但!请不要问我“该怎么办?”
    今天是你自己看着办!
    不要觉得我冷酷,因为你已经到了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你的书不是我的书,我无法为你取舍!你的纸箱也不是我的纸箱,我自己都分身乏术。最重要的是:你不是我,更不是我的影子,我不能为你作主一辈子!
    记得我上成功岭的时候,长官曾说过一段话:打仗的时候,上面只要求你几点几分攻下目标,而不问你的人是不是过度疲劳,不可能赶这么快!也不问你的火力够不够、粮食足不足,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全盘战况,无法一一照顾你的需要。总之,你生、你死,是你自己的事!在几点几分攻下那个据点,则是你无法逃避的责任。
    是的,责任常常无法逃避。一个成熟的人,必定是能从头到尾负责的人。因为他知道:“责任是一环扣着一环的,班长无法达成排长交下的任务,排长没法达成连长交下的任务,这样一层层推上去,只要下面的人不能完成使命,上面的目标也就无法达成。而战争是关系国家安危,人民死生的,岂能有人不负责?失职的人又怎能不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呢?
    回过头来,虽然搬家不是打仗,但是当搬家公司的车子到达时,如果你还没有整理好东西,我们全家的行动不都要受影响吗?
    而隔天,买我们房子的人就要迁入,他们原先住的房子,也可能有急着搬进去的新屋主,这不也是一环扣着一环吗?
    说了这一大维,还是那句老话:
    “你自己决定吧!”
    我有一个朋友,没钱、没势,甚至没什么才能。
    但是有钱的人帮他出钱,有劳的人为他效力,
    有才的人向他献计……
    嗨!你好吗?
    下午,对面邻居的孩子在门口玩。
    “原来他们也有两个大孩子!”我转身叫你:“快出去打个招呼,认识认识!”
    “我怎么去打招呼?多冒失?又不是很自然地碰到!”你说。
    “你可以拿个球,从侧门运球出去,经过他们前面,不是就能喊一声‘嗨’了吗?!”
    你没有动,直到邻居走进去,错过了跟他们结识的机会。
    我知道你不喜欢矫情,但你也要知道人与人相识,除了自然的缘分,更有许多创造的机缘。譬如我们搬到这里,迟早要与他们认识,你只不过早一点对他们说声“嗨”罢了,怎能说是造作或矫情呢?
    就算用创造的方式,能结一分缘,也是值得的啊!话再说回来,你怎么不想,他们在门口玩球,正是想引你出来,跟你说一声“嗨”呢?
    譬如昨天傍晚,你亲眼看见我跟左邻芭克太太在她的后院聊天。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彼此留下电话,约好守望相助,大家有个照应,你知道那第一声“嗨”是怎么产生的吗?
    我们几乎同时地,隔着树丛向对方打招呼。我相信,我们也是一起有心地走向树丛,为的是与对方结识。否则傍晚的蚊子正多,两个人何必莫名其妙地一起往那里走呢?
    我们彼此都隔着十几英尺的树丛向对方望,然后不约而同地找到恰当的时机,抬起头,露出笑容,喊一声“嗨!”然后,我便弯身穿过树丛,到她的后院,开始了寒暄。
    这种彼此心里准备好,伺机而动,并接触眼神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当你参加酒会或聚餐时,必须随时保持敏锐,回应别人抛来的眼神。正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电影里见到,人们能远隔十几英尺相互敬酒。想想!若不是敏锐,怎么可能注意到那么远?
    而那远远会心一笑,不必开口,默默地、高高地举起酒杯,用眼睛表达一分心意的敬酒,最是令人感动!
    相反地,当你看到一个朋友,直向他使眼神,甚至叫他名字,对方都迟钝而无反应时,那又是多么懊恼的事!我们每个人,不都曾经历这种尴尬的场面,或给予别人这样的感觉吗?
    当你的朋友狠狠拍你一下,说:“怎么搞的?!我跟你打了半天招呼,你都没反应?”时,就是因为你不够敏锐,伤了对方的感觉,使他热情的“嗨!”落人冰水之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