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己(25)

2025-10-10 评论

    我更记得小时候,你祖母总是叮嘱我,遇到小太保,不要看他们,连一眼也不要看。
    “你斜着眼看,如果感觉上是鄙视,他当然要打你;你偷偷看,如果感觉得怯儒,他则可能借机会欺侮你;至于正眼看他,感觉无所畏惧,他也可能认为你多管闲事。”你的祖母说:“愈是这种不良份子,愈自卑,也愈敏感,你只当他是不正常的人,何必去逞英雄,吃眼前亏呢?”
    至于古时候,这种人也不少啊!羞辱韩信,叫他从胯下爬过印,就是市井小流氓。史记《荆何传》更记载有个叫秦舞阳的年轻人:“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什么是“忤视”?
    只要秦舞阳觉得你的眼神“不顺眼”,就算“忤视”!这与现在的流氓太保不是一样吗?
    但往下想,韩信成为历史上的名将。秦舞阳却成了历史上的“名丑”。当他走进秦始皇的宫殿时,竟然吓得脸色大变,浑身发抖。
    如此说来,逞一时口舌之快,意气之勇,又有什么好处?又算得哪门子英雄?
    遇到不讲理的人,除非你能绝对强过他的实力,或拥有正义的群众做后盾,就忍一步吧!
    “山不转,路转!”山多么强,还是被人征服了,因为人们知道怎么让路转过去。
    “山不转,路转!”今天你忍辱吃了亏,只要抓住正义的力量,总有再碰上他的一天!他把捕上的鱼分成四堆,说:“男人鱼、女人鱼、小孩鱼、老人鱼
    回馈的爱
    你一定常听我谈起兰屿的风景,但我要告诉你:兰屿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山水,而是海边遇到的一家人!
    那是一个傍晚,我在兰屿的海滩散步,看到一家人正蹲在地上整理刚网到的鱼,他们把鱼小心地分成四堆。也可以说是四种等级。
    “为什么把鱼分开来摆呢?”我当时好奇地问。
    人用生硬的国语,指着最好的一堆鱼说:“男人鱼,又指指剩下的两堆:“女人鱼!小孩鱼!”最后指着那显然又少又差的鱼说:“老人鱼!老人吃的!”
    十五年了,那海边一家老小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甚至可以说,深深烙在我的心上。
    我常想:为为什么老人家要吃最差的东西,又为什么当时那老人家,竟抬起头来,对我一笑?
    今天,我到朋友家做客,再一次追到这种震撼!
    晚餐之后,我指着桌上的残羹剩菜,对主人客气地说:“您准备得太丰盛了,剩下这些,多可惜!”
    岂知主人才六七岁的小孩竟毫不考虑地搭了腔:“不可惜!奶奶吃的!”
    “我婆婆等一会出来吃!”女主说,看见我十分惊讶,又解释:“她不喜欢一起吃,叫她吃好的,她还不高兴,只有剩下来的,她才吃,而且吃得高兴!”
    孩子!现在我坐在桌前给你写信,想到今晚的那个画面,禁不住流下泪来!我要再一次问:
    为什么?
    为什么?
    只因为老人家没有了生产力,就该吃剩的?该吃坏的吗?
    只因为老人家“自愿”、“高兴”!我们就任她自主自灭吗?
    相信你一走读过我在《点一盏心灯》里写的“爱吃鱼头”那篇文章。老人家临终前,几个朋友烧了她最爱吃的鱼头去。却听到老人瞒了十几年的秘密。
    “鱼头虽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辈子,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爱吃过,只因为家里环境不好,丈夫孩子都爱吃鱼肉,只好装作爱吃鱼头。”
    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故事中的老人家有幸在临终前说出心里的话,问题是这世上有多少为家庭牺牲的父母、尊长,就在晚辈的一句“她自己喜欢”的漠视下,慢慢凋零了?
    是的!她们是在笑,因为自己牺牲有了成果,而快乐地笑!
    但晚辈们看到那笑,是不是也该笑呢?
    还是应该自惭地哭?!
    最近我为公视“中国文明的精神”进行评估,在读了一百多万字的专家论文后,印象最深的,竟然是论文里提到西方社会学家,于一九三七年起,在中国多年调查的结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