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165)

2025-10-10 评论

    他一边和卢小龙谈话,一边不断地从助手手里接过电话机回电话,还要在一些人送过来的急等他批示的文件上签字,还要对一些最重大急迫的问题做出指示。这种日理万机的背景烘托了王洪文的地位,烘托了他的才能,烘托了他对卢小龙和沈丽亲热和蔼的风度。就他与卢小龙现在的地位而言,双方该是平等的。然而,现场的烘托使得卢小龙处在了下风。而王洪文对卢小龙的态度也多少显出一点居高临下的和蔼,他管卢小龙叫小龙,欢迎他来上海,希望他在上海多走一走,看一看。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不要客气,讲出来,他来安排。卢小龙原本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面对这个看似很亲热很友好其实多少有点以势压人的王洪文,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快。他虽然在有些比较难堪的时候觉得自己脸有点发热,然而,他还是很朴素地甚至有些拘谨地坐在那里,用毫无表演意识的神态简简单单地说着话。
    王洪文与卢小龙、沈丽坐成了三角形。他显得气宇轩昂,谈笑风声,略微后仰着坐在一把有扶手的环形靠背转椅里,翘着二郎腿,很潇洒地微微转来转去。遇到有人请示问题时,他便更潇洒地后仰着扭过头去应付一下。当指示完了,转过身来就更有一种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他要留卢小龙吃饭,甚至准备抽时间陪卢小龙在上海转一转。他说:“我可以让你们看你们最想看的东西。最大的造船厂,最大的海轮,万吨水压机,上二十四层楼的大世界,去外滩,看钢铁厂。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给你们派船、派车。还可以让你们去舟山群岛,派军舰送你们。”这些许诺无疑引起了沈丽的兴趣。王洪文依靠着他在上海的巨大权势,表现出了三十岁男人足够的气派与魅力。王洪文的年龄,对于沈丽也有着比卢小龙更成熟的魅力。在不长的会见中,沈丽确实有些被王洪文魅惑住了。她虽然很聪明,很懂得男人与女人的心理,也自觉地照顾了卢小龙的自尊心,尽可能地表现了女孩在刚刚认识的异性面前的自尊与矜持,然而,她的愉快,她的兴奋,她的飞扬的神采,不仅给了王洪文滔滔不绝讲话的自信,也给了王洪文一丝想象。
    王洪文的讲话似乎主要是对着卢小龙,卢小龙却觉出这一切热情是因为沈丽。他势单力薄地坐在那里,坚守着自己的自尊,同时在心中生出对王洪文的敌意。当王洪文最后提出“你们住哪儿,需要我帮你们做什么安排”时,他非常简单地回答道:“我们就住在首都红卫兵驻沪联络站,我们自己安排一点活动,我还急着要回北京。”当时,王洪文显得很不经意地笑着点点头,对沈丽说:“你和小龙一起回北京吗?”沈丽早就觉察到王洪文的热情所指,她既为此感到愉快、兴奋,又稍有些不安。她笑了笑,扭头看了看卢小龙,说:“我当然和小龙一起回去。”当王洪文最后站起来与他们握手告别时,非常亲热地说道:“希望以后经常来上海。来上海就找我,我随时欢迎你们,愿意为你们服务。”他撕下两页台历,在上面写上自己多个联系电话,一张给了卢小龙,一张给了沈丽。在握着沈丽的手时,他说:“你给我的印象非常与众不同。”接着,又很照顾大体地转头看着卢小龙,说:“你的名字,我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听说了,连毛主席都说你是学生领袖呢!”在分手那一刻,卢小龙再次觉出了王洪文的身高对于沈丽的和谐和对于自己的压力。
    这一晚,他和沈丽就挤在首都红卫兵驻沪联络站。这是一栋弯弯曲曲、晦晦暗暗的老洋楼,楼上楼下木地板木楼梯,东一房间西一房间,像个迷乱的老鼠洞穴。一派潮湿、阴暗及冰冷中,乱哄哄地跑动着许多北京的红卫兵学生。电话机、油印机嘈乱地响着。纷纷沓沓的脚步踩过满地飞舞的五颜六色的纸张。窗外是狭窄而喧闹的上海市街道,与对面的楼很近,让你生出甩一根绳索过去就能搭上索桥的联想。油盐酱醋的气味,商店、杂货铺以及阴沟的气味从楼下狭窄的街道泛滥上来,给你天昏地暗、稠密不堪的感觉。两个人就在一间豆腐块大小的房间里铺着半尺厚的大字报纸蜷缩了一夜,这里倒是没有什么男女之分,楼上楼下各个房间里,包括过道,到了后半夜都混杂拥挤着男男女女的学生。有的人盖着军大衣或者普通大衣,有的人就这样一身衣服干睡着。有的人枕着大字报纸,有的人枕着自己的棉鞋、球鞋。寒冬的上海没有暖气,也没有火炉,冷冰冰的一栋老房子全凭成群的男女青年的体温把它装填起一点暖意。胶鞋的臭味混淆着墨汁味、尘土味和潮湿味,与通夜不息的昏黄灯光缠绕在一起,让你想到大革命之夜寂寞的青春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