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222)

2025-10-10 评论

    问它它不知道,问我我就回答。“李秀芝说:”问它就是问你,问你就是问它。“毛泽东又呵呵地笑了:”好吧,我只好替它回答,很舒服。“
    李秀芝捏了一会儿,问:“水凉不凉?要不要再添点热水?”她看了一眼身旁的暖壶,毛泽东眼睛仍然看着电视,同时将两只脚从盆中拿出来,左右架在盆边,算是做了回答。
    李秀芝拿起暖壶往盆里加了些热水,又用手试了试,搅了搅,才又将毛泽东的脚放进去。
    毛泽东照例先用脚后跟试一试水的烫热,试了一下,再试一下,这才徐徐地将一双大脚放入盆中。烫热的水又淹到脚脖,一双脚已经被烫得红热,李秀芝又一只脚一只脚地前后左右按摩起来。毛泽东的目光从从容容越过李秀芝的头顶,看着对面的电视。
    昨天是1968年10月31日,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电视里正在播放八届十二中全会的综合报道,有会上的镜头,有会外的镜头。毛泽东在电视中看到了自己出席几次全体会议的镜头,还看到了林彪在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镜头,以及会外北京和全国军民欢庆八届十二中全会胜利的锣鼓喧天的镜头。他闭上眼,听凭李秀芝那双柔韧的小手舒服地捏着自己的大脚,从去年上海一月风暴全国开始大夺权,到今年9月5日西藏、新疆最后建立革命委员会,全国(除台湾)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总算都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实现了“全国一片红”,在这样一个全国性胜利的基础上召开八届十二中全会,也是为召开九大做准备。两年多来的革命搞得还算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刚才这些镜头引发了他朦朦胧胧的遐想,居然连井岗山、爬雪山、过草地、延安土窑洞也都飘摇不定地浮现出来。
    他睁开眼,又看到自己在10月13日开幕式上的镜头。他在林彪、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坐在主席台中央面向整个会场,目光从容地讲道:“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文化大革命究竟要不要搞?成绩是主要的,还是缺点错误是主要的?要搞到底,还是不搞到底?大家议一议。”他一边讲话一边用右手数着左手的手指头,一条一条陈述着,好像慈祥的家长在给家里人算账。他在开幕式中还讲到:“过去我们南征北战,那种战争好打,因为敌人清楚。
    这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比那种战争困难得多,问题就是犯思想错误的同敌我矛盾混合在一起,一时还搞不清楚,只好一省一省解决。“他还特别讲到:”上海比北京强,一百二十万工人掌握局势。知识分子是粘土,板结了,不透空气,不长庄稼,知识分子多的地方就是不好办。不能一讲,就是臭知识分子,但是,臭一点也可以,知识分子不可不要,也不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他记得自己还讲到:”这场文化大革命要搞到底,什么叫到底?估计要三年,到明年夏季差不多。到底就是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当他讲文化大革命即将“全面胜利”的话时,却似乎有些疲惫。他总是喜欢开始一件事情,发动一个运动,喜欢纵深推进,喜欢决战,喜欢夺取全面胜利;然而,倘若这个“全面胜利”不是一场新的革命的准备,他就会觉得无趣。当他讲到文化大革命即将进入“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时,明明是要从“大乱”走向“大治”,从破坏旧世界走向建设新世界,他却为这个胜利感到兴味索然。好在到了风平浪静、建设红色政权和红色社会时,他便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看看书,游游泳,大江南北走一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大风大浪中搏击过来的人,一旦没了风浪,必然觉得单调乏味。当全国上下庆祝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时,他却感到自己要闲起来,想到自己75岁的年龄,他似乎应该把一个有一定模样的新社会留给后人了。
    李秀芝蹲在那里捏着脚,提问道:“现在说全国一片红,那一片红以前呢?算什么颜色,能说是一片黑吗?”毛泽东的目光还在电视上,思路也在自己的感慨中,随口答道:“一片红以前就是一片不红。”“不红是什么呀?”李秀芝嘟囔着问。“不红就是不红,灰的、黄的、白的、黑的,都叫不红。”毛泽东回答。李秀芝问:“那文化大革命算第二次解放全中国吧。”毛泽东用手拍了拍沙发扶手,说道:“就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