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384)

2025-10-10 评论

    9月9日毛泽东一逝世,他就出现在北京,凭着敏感的政治嗅觉,他知道中国的政局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看准了要做一个文化大革命以来最后的惊人之举。4月4日清明节,他在徐州听北京回来的人讲述了天安门前上百万人送花圈的情况,第二天,他以出差之名来到北京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到达天安门广场后,看到了几万工人民兵和警察、士兵将纪念碑四周团团包围的情景。他站在长安街上远远看着这个画面,没动声色,迎面碰到三三两两逃窜过来的人,一看他们头破血流的样子,也就十分明白。几天以后,他在北京见到了宋发,知道黄海、田小黎和米娜都死在棍棒下,他在追查“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恐怖气氛中悄悄离开北京,回到徐州。这次毛泽东逝世,他知道中国的政局肯定要发生大的动荡,藏头护尾了几年,他又像机警的野兽从洞穴中探出了头。为了活动方便,他想方设法到了徐州铁路局驻京办事处,开始做一个“全国最大的反革命。”
    几天前,他在王府井贴了几张传单,弄得人仰马翻,差点把王府井大街戒严起来,没隔一两天,他又在西单贴出同样的传单,听说惹得江青、王洪文暴跳如雷,严令限期破案,当大规模的调查集中在王府井和西单时,他又在前门大街贴出了同样的传单。现在,整个北京都传遍了这个“特大的反革命案件”的消息,就连他在徐州铁路局驻京办事处也能听到周围的人对他绘声绘色讲起北京这个特大新闻。为了掩护自己,他在日常生活中又恢复了过去的笔迹,仿宋字体成为他炮制“反革命传单”专用的了。因为官方大规模的追查活动,使他张贴的“反革命传单”在北京的影响遍及城乡,一个人搞乱了北京,他感到得意。销声匿迹了几天,今天晚上趁着大雨再一次出动。传单怕雨淋,然而,谁也想不到每条街道上都有许多雨淋不到的地方,雨天出来贴传单,出其不意。自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王府井到西单、到前门,公安局肯定想不到他又会重新在王府井露头,这又是一个出其不意。
    想到雨过天晴,明天的王府井街道上一张张传单前围满的人,他就冷冷一笑。接着,就会有大批的公安人员闻讯赶来,包围现场,他又是冷冷一笑。
    就要骑过天安门了,为了预防万一,他将怀中的传单裹住胶水瓶卷成一团,倘若有人在前面拦阻他,他就会在雨衣的掩护下将传单及胶水瓶从自行车后面溜到大雨瓢泼的街上。
    然而,大雨笼罩的天安门广场还是那样旷寂,虽然有灯光,还是显得阴暗。刚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毛泽东的追悼大会,天安门上悬挂的毛泽东巨幅画像还镶着黑绸,卢小龙隔着灯光和大雨扭头看了看毛泽东的画像,径直骑过了天安门。这里街道更幽暗一些,他加快速度骑到西单,一拐进了西单大街。在前后没人没车时,他迅速停下车,在雨水淋不着的房檐下或者门檐下贴上传单。有一张传单就直接贴在了商店的玻璃橱窗上,想到明天商店会被公安局盘问许久,他无奈地笑了笑,反正他们能够洗清自己,谁也不会在自己家门口贴反革命传单。
    传单贴在光光的玻璃上十分熨贴,让他回忆起在文化大革命中张贴大字报的舒服感觉。
    突然,听到商店里有动静,接着,一盏日光灯闪了闪,一下在橱窗里亮开了,他被照在光明中。隔着玻璃,看见里面站着一个肥肥胖胖的矮个小伙子,他的头又方又大,像是戴了假面具的大头娃娃,红扑扑的面孔,一双大得出奇的眼睛盯着他,他也盯着对方。小伙子将脸贴过来,似乎想看清卢小龙,卢小龙拉下雨帽。小伙子又指了一下卢小龙贴的传单,张嘴问着什么。卢小龙瞟了他一眼,转身逃离,跨上车朝前猛骑,骑出一截,他扭头望去,看见那个大头娃娃正站在橱窗外辨认着传单上的字,那一方灯光在黑暗的夜雨中十分显赫。
    卢小龙回想着刚才自己的相貌是否留下了危险的痕迹,这身雨衣则是今后无论如何不能再用了。他一口气骑到了新街口,一拐弯骑到了西直门,这里离办事处不远了,他可以收兵回营了,然而,他又突发奇想,趁着下雨,应该想办法到北清大学贴一贴,那里是敏感中心,传单在那儿出现,更是爆炸性的。
    他俯下身顶风冒雨一口气骑到了北清大学,看了一下手表,已然是半夜十二点钟。北清大学在黑夜的秋雨中静静谧谧地坐落着,南校门灯光朦胧,卢小龙开始犹豫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举动。今天太晚了,现在进校门有些显眼。他慢慢骑着,在雨中犹豫着。门柱上的两个大圆灯像两个朦胧的月亮放着光晕,两个铁栅栏大门已经关闭,旁边有一条窄窄的小门开着,小门旁边是亮着小灯的传达室。他犹豫着,南校门就过去了。这段街道缺乏路灯,显得黑暗,花岗岩的围墙围着北清大学,像是沉默的花皮巨蟒一样趴伏在那里,拐过弯来向北骑,依然是花岗岩的围墙,这段路更黑一些,像浓墨倾注在水中一样洇开着,他像墨斗鱼一样在黑暗中穿行。秋雨落在两边的小树上哗哗作响,落在流满雨水的马路上,则让你看到一道黑暗中的河流,自行车的轱辘在水中压出一道哗哗的声音轨迹。他觉得自己在“铤而走险”地前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