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十八日到阴历四月底五月初,天气极坏,大暴雨不断,这中间就走得非常慢,后来走到了浙江,到了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四月初九到了嘉兴,从这时起天气逐渐晴朗起来,五月才到了福建,到了福建得等着,得等着天气好,等到夏至,这沿途从2月28日到闰四月初八这才到了福州,共70天。真正走了58天,每天要走一百来里地,你说使者是怎么走的?使者或坐轿子,或坐船,或坐马,比较轻松,可那手下人得走着,每天走一百里地,想一想多不容易,然后等着,一直等到了这东北信风来到才能去。搁这儿待了二十多天,然后五月初一点卯。经过六昼夜到达琉球,这里记载初七巳刻西南风至,潮亦至开洋,丁未风,乘潮出五虎门。入夜,接封大夫梁焕,及梁焕率其国夥长二人主针,目不转瞬。这主针就是看风向的,看这船行的航向,这一路之上非常的不容易,从初七出五虎门,一直到十二日辰刻过马齿山。经过这一天的路程,从初七出发一直到十二,这才到了天使馆,这次航行110里,五月初一本来就出发,结果由于天公不作美,直到十二日真正的航行时间53个时辰,有5个时辰干吗?躲雨了,没法航行。这海上航行53个时辰行了5830里,再到那霸,这就过了6000里,这一路多不容易。到了琉球册封完,就没事了,就得等着,一直得等到冬至之后才能走。
还好,李鼎元这个人会说琉球语,于是他就编了一个汉琉词典。叫《球雅》。为什么叫《球雅》呢?仿《尔雅》的格式,将琉球的语词与汉语对照,释音释意以广声教,直到当年的10月20日,这一行人迫不及待地扬帆出那霸港,因为10月20这一天是冬至,到了冬至赶紧走,结果没走成,下大雨了,住在了马齿山,又等了五天,等到10月25这才开始返国,回到福州倒很容易,十一月初一就到了,只用了五天时间。而从福州到北京,那又是七八十天的路程,非常的困难。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条路千难万险,可琉球仅在明朝267年间就来朝贡171回,三年来两回多,往来极其频繁。中国也是从明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朱元璋第一次派使者到琉球,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507年间,明清两朝24次册封,共派出正、副使43人,其中明朝27人、清朝16人,前去琉球册封。汪楫、周煌、李鼎元这些人也是非常不容易,一方面要历尽千难万险去琉球册封,另一方面还得写这其中的过程供皇帝和后世阅读,汪楫写了《使琉球杂录》、李鼎元写了《使琉球记》、周煌写了《琉球国志略》,按规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写下来。但他们之中就有人隐瞒了一些事情,谁啊?周煌。他写的《琉球国志略》尽管非常好,非常有价值,但是有些事情他没有写,皇帝不知道。这是写给皇帝的报告,你得写的越详细越好,可他去琉球就有一件事没写进去,不是忘了,是没敢写。可不是一件小事,什么事?关于钱的事,大家想一想,关系到钱的事情有小事吗?我们接下来就说说这个事。
使者是双方沟通的起点,却也可能是友情的终点。在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与琉球的关系就曾经出现过致命危机,起因就是中方派出的使团作出了令人失望的表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是否预示着朝贡之路的终结?这一危机又是如何得到挽救的呢?
5.索银事件
周煌跟汪楫那次出使不一样,汪楫去的时候一帆风顺,回来的时候惊涛骇浪,而周煌去的时候惊涛骇浪,挺倒霉的。他们是六月初二启程的,六月十四日才抵达琉球的姑米山岛附近,恰好遇上台风,一艘船触礁,船舱进水,行进不得,所有东西都被淹,还好船上没有死人,爬上岸以后,就只能等着。琉球国的世子听说这事以后,赶紧驾船到姑米山,将他们救上来,接了另一艘船抵达那霸。到了那霸以后,为了给这一行人压惊,这船上坐多少人?136个使役,不算正使副使两人,给了他们多少钱呢?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还不算衣服被子。五千两银子136人每人一份,每人36两7钱的银子,这场大风大雨一人落36两银子,多好的差事。但这136人不高兴,他们听说几十年前也有这么一件事,也是船撞坏了,当时给他们多少钱,每人128两,这回给我们多少?36两7钱,一比差90两银子。我们出来的时候天天祷告,一定要撞船,一定要撞船,撞船就能得128两。于是,这使役中的管理人员陈国栋就跑到天使公馆请求这正副使跟琉球国的世子,现在已经被加封为国王补给,再每人补上91两,结果这正副使觉得不合适不能要。但这帮人还不干,还继续闹事,最后逼得人家没办法,上上下下都知道这大清的人在闹事。直到8月16日,他们又挟制了很多人,又跑到使臣这儿继续闹,从7月到8月,这大清一百多号人,在琉球闹了一个多月,最后没办法,人家又送来两万两银子,每个兵丁120两,加上原来那个30两7,每人156两7,这一行人才算高高兴兴地走了,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兵丁每人120两,加那36两,然而亲丁、匠役、水手则是每人一百两,加上那个36两7,136两7。事有凑巧,前面人闹事,两条船。后边又有条船也遇到台风了,也跟着这样过来了,他们来的更晚,是在阴历12月12日才抵达琉球,琉球王一听那就同样办理吧。兵丁156两7,家丁、匠役、水手136两7,大家都发了,很高兴。乾隆二十一年农历8月21日,册封使宣诏,宣读了皇帝圣旨,世子尚穆就成了中山王了。然后,他们在乾隆二十二年2月13日回到福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纪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