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与荣(243)

2025-10-10 评论

    “秋天了。”几天来,他心中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了。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到处都是绿绿的?”她问。
    “就是因为它太茂密了,绿得这么深,没有发展前途了,该物极必反了。”
    两个人不说什么了。太阳刚刚落山,西山青黛发亮,天很光明,村庄上透明的烟霭袅袅上升。秋天是一年的黄昏。黄昏是一天的秋天。秋天和黄昏都是人生中的“惆怅交响曲”。惆怅因为有所失落,失落的人生无法追悔。他们并肩站着,面对着西天的光照。“很多人生道理,等明白了就晚了。”他说。
    “只要明白就不晚。”她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也许人生就是在明白时结束,人生就是明白的过程。”
    “所以你还远不到结束呢,我觉得你很多事都不明白。”她掠了一下头发,尽量轻松地说。
    他摇了摇头。他们似乎已在一起生活了一生。
    “好了,我该回去了。”
    他们往郊区公共汽车站走着。
    林虹忽然发现前面路口有一个穿紫色连衣裙的姑娘,心中不禁一震:顾小莉竟然在电影制片厂等了大半天。她平静地说:“我不往前送了,就到这儿吧。”
    他看着她。“顾小莉在前面呢。”她说。
    他疑惑地转过头朝路口望了望,垂下眼想了想,然后伸出手:“那好,再见。”很平常的握手,李向南却感到林虹的安慰。
    他转身朝路口走去。
    现在,是和小莉面对面了:“你怎么在这儿?”
    她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找你来了。”
    “刚到吗?”
    她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上午就到了。”
    “……那你吃饭了吗?”
    她咬住下唇看着他,又过了好一会儿:“没有,我一直在等你。”

    黄平平跟陈晓时一同去清华大学召开一个女大学生座谈会。
    公共汽车站上候车的人群黑压压一片,涌来涌去,骂着一辆辆不停的和装上两三人就硬关门开走的汽车。现在,他俩经过一番拥挤总算上了车。又经过一个个车站,看到下面汹汹嚷嚷的人群便不多在意了。当车不停站一掠而过时,看着下面奔跑的人群,他们反而有一种如释包袱的轻松感。站站停,什么时候才到目的地?这一站,有不少人下,车不能不停,下面的人抢着往上挤,下不去,上不来,挤成一锅粥。一刻钟了,车无法启动。最后还有两个吊在门口,上是上不来,下是不愿下,门关不上,司机嚷,售票员劝,车上的人骂,黄平平也不耐烦地说道:“这几个人挤什么,不会再等一辆车?”陈晓时笑了:“人一上了车,立场就变了。”“是,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黄平平承认道。“可人应该不只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陈晓时说。“我同意,人应该多换换角度,多换换处境。譬如在车上呆呆,在车下也呆呆。”“你这样说,还遗漏一个重要角度。”“什么角度?”“你自己想吧。”
    到学校了,一群女大学生在楼门口迎着他们。陈晓时发现在台阶下站着一个女学生,她好像是被排斥在外,有一种怯生感。自己看她很面熟。“噢,咱们认识。”他向她伸出手。对方脸红了,很腼腆地也伸出了手。她就是那个因为无法摆脱中年男教师的纠缠,一个多月前曾经到人生咨询所找过陈晓时的易丽坤。
    “你怎么来了,你不是清华大学的呀?”陈晓时问。
    “听说您今天在这儿座谈,我就请假来了。”姑娘脸更红了。
    “现在怎么样?”他问,对找他咨询过的人,他都有特殊的亲切感,犹如医生对待自己治疗过的病人,老师对待自己教过的学生。
    “我照您说的做了,他一开始老找我。”
    “后来呢?”
    “后来一切都正常了。”
    “他没有恼羞成怒吧?”
    “没有。我有不懂的问题找他,他还耐心给我讲,情况和您分析得完全一样。”姑娘眼里充满感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