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十七永不凋谢,她只是死亡(SEVENTEENneverdie,shesimplyfadeaway.)。
写到了第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写完了。朱仑一脸悲情。
我看完了,我要扭转悲情。
「我啊,」我停了一下,「我啊,我以为我找来一位模特儿,却不小心找来一位哲学家,并且,是那么会运用中文英文的。看你最后写neverdie到simplyfadeaway,英文好的人会发现是美国DouglasMacArthur(麦克阿瑟元帅)引用的老军歌,但原文是neverdie…justfadeaway…但英文更好的人会发现,neverdie…shesimplyfadeaway是英国songwriterJ.Foley(弗雷)登记有案的,朱仑啊,你的英文打败了美国。」
一脸悲情的朱仑笑起来。「你大师永远不让我有一点悲情,你总把我拉回来,难道你要我活到十八岁?」
「这世界有十八岁吗?朱仑,你是我永远的十七岁。」
朱仑的世界是十七岁的世界,她留下的作业,有的要终极解读、反向解读,是十七岁的世界,不要十八岁,不要延伸到十八岁,不要等待到十八岁。十七岁已是尽善尽真尽美。十七岁是一年将尽、一生将尽。十七岁是漏尽。十七岁是寄天地于蜉蝣。十七岁不是庸俗的杂志SEVENTEEN封面。十七岁是苍白与苍生。
只有真正的十七岁,才能真的写出自己,那怕写的是吃了迷幻药的自己、那怕是吃了迷幻药后写出的自己,不知道是那一个,仍旧是真实的自己。朱仑是真的十七岁,而那些高中生啊,绝大多数,只是相互重叠的影子。
作为高中女生的朱仑,多么可爱。我幻想她清早起来,从我床上起来,她的闹钟是男人的强暴,在被我强暴后,刚过了七点。走在上学路上,在阳光里,看到那一脸清纯,你绝对看不出这位高中女生刚刚被强暴过,那一脸清纯,看似从未经历过男人的、从未见过也未接触过。虽然明明是那种事实,就在五十分钟前,可是,怎么也看不出来、总是无法置信,置信那种粗大曾在她清纯的肉体上置入过。虽然明明是那种事实,可是,清纯化掉了一切。她招惹了强暴又化掉了强暴、明有其事却若无其事。清纯是伟大的,她隐藏了一切、隐藏了五十分钟前赤裸的一切。清纯是伟大的,没有美国学校的高中女生有她这样五十分钟前的欲仙欲死,Julian朱是中国的。
朱仑在磺溪之畔,看到了夏洛瓦、看到了西方。但也看到了东方。她看到了王羲之。看到了书房里的精致复制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二位晋朝名流聚会,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写了一篇诗序,就是这篇文章。文章内容直接传了下来了,可是写文章的毛笔字却传得很间接,有好多摹本,盖着唐朝中宗『神龙』年号小圆章的,叫神龙本,这是唯一的纸本。其他许多拓本,是从石刻拓下来的。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是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又秀丽又苍劲、又侧媚多姿、变怪多态,的确有特色。不过,因为真迹给流传掉了,所以真的王羲之写的到底什么模样,不得而知了。但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也是了不起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甚至可以说,真的王羲之活过来,也未必写得过流传下来的王羲之。说不定,假的王羲之比真的王羲之更王羲之呢。」
「真有趣。我知道有一个关于大明星Chaplin(卓别林)的故事,他有一次参加扮演卓别林比赛,他本人并没得到冠军。」
「你举的例子真好,请你把它寄给王羲之吧。」
「王羲之大我多少岁?」
「大你一千六百岁。」
「我要告诉这位大我一千六百岁的朋友,说你大师对他的字有不同看法、对他的『兰亭集序』也有意见。」
「也不是全有意见。认识你以后,我开始喜欢他写的『十七帖』。」
「什么叫『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唐太宗是王羲之迷,他推出他的收藏,当时有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二个字,因为一开头有『十七』两个字,所以叫『十七帖』,内容都是他写的信。这部有名的帖,在唐朝就有十多种摹本,宋朝以后更多了。最好的叫『馆本』,就是最后面有个鬼画符一样的大『敕』字的和褚遂良等名字的那种,要看看吗?」
我随手从架上拿出「上海市图书馆藏善本碑帖」的下册,特别指给她看那卷子装的照片。「宋搨王羲之十七帖」,静静的捲在那里。对我这种行家看来,从「别子」、到「八宝带」、到「天桿」、到「包首」、到「签条」,都是手卷的术语,但对朱仑来说,都是陌生的,只有那「十七」的数字,才是她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