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有话说(34)

2025-10-10 评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付了什么代价。思想的左倾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我的思想是非常左倾的。可是,我必须告诉大家,为了我们的思想,我们付了代价。我也一再跟大家说过,共产党那个思想是最美丽的,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人类最美丽的一个理想,这个理想任何人打不倒的。当我们把它抬出来以后呢,就跟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一样——自由、平等、博爱,谁能说反对人与人之间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呢?可是,当你为这些理想奋斗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要付多少代价,并且当这个理想真的付诸实现的时候,你才发现外国那句名言,就是说:你去为一个主义去死比实现这个主义容易。为什么?真的要实现它的时候,你才发现有很多人是你的拦路虎,有很多的人是你的拌脚石,有很多你本人的一些原因使你变得失落。什么原因使你打起勇气来而不失落?就靠你一点点微薄的信仰,那个信仰就是我李敖近七十年来一直所坚持的一些信仰,而这些信仰有的时候我自己都难免会怀疑值不值得这样做。当我有怀疑的时候,我会给我自己打气,打气就像那个宗教活动——祈祷——一样。为什么要祈祷呢?他祈祷,原因就是给他自己打气,就像车胎一样,气不够了要给自己打气。
  我有时候会怀疑,我这一辈子所宣传的、所相信的一些东西有没有发生了错误的地方,我会怀疑我自己。当然我经过诸项检讨以后,发现基本上是站得住的,虽然我不再那么样的天真了。我小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相信平等有什么不好,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好得不得了。当我年纪越来越大,发现人类没有平等,就好像《1984》的作者乔治·欧威尔所说的,有些人平等,有些人不平等。他把这个话写在他那个《动物农庄》的小说里面。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那么漂亮,有的人生来就那么丑,有的人生来那么样的健康,有的人生来就那么样的衰弱?有人生来含着银汤匙,有人生来穷得要死?这个不平等是人间的现象,我们被“平等”这两个字一开始骗了,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承认不平等,在不平等的标准底下再来改变它,那反倒是个务实的。
  所以,今天的共产党就承认了,就是我们不是要一开始整个是穷的,做了穷的共产党是错误的,要使大家有钱。怎么有钱?十三亿人口同时有钱?不可能的,一定要先使一部分人有钱起来,这就是邓小平的政策,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大家再慢慢地一起富起来。可是一部分人富起来以后呢,我们就看到了这些暴发户,在上海的、在广州的、在深圳的,我们就亲眼看到了他们是多么的不平等,贫富的差距多么大。可是,当我们知道真正的平等得来,要先靠不平等的果实的时候,我们必须忍耐,直到从不平等开始,慢慢走向平等。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痛苦的事实。

  我给大家看一个文献。什么文献?你们可能看不到的一个有趣的一个记录。首先,大家看看画面,就是北京《大家》刊物一百年的时候的一个封面。这是北京《大家》的刊物封面,这是一个华表的柱子,这是现在这些年轻的可爱的北大毕业生。
  大家晓不晓得我父亲就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不过呢,那是好早好早好早,是在1926年,在北京大学毕业的。他是在1920年进的北京大学,1926年毕业。为什么念了六年呢?因为头两年他们叫做预科,预科就是更加强你的语文训练,所以,当时的北京大学是念了六年。
  我把我父亲在北京大学那个时候的一个文献给大家看,这就是那年的毕业同学录,民国十五年,国立北京大学的同学录。大家看看,那个时候,我的父亲的照片。看看,李鼎彝啊,字玑衡,二十八岁,吉林扶余县。这是我父亲。我们再看,他同班同学有一个人,大家也许会感兴趣,他叫做王兆民,字墨林,二十八岁,黑龙江龙东县。王兆民,大家注意他啊,他有一个有名的孙女,就是王菲,王菲就是他的孙女。
  我们看一些有趣的资料,当时有一个经济系的讲师叫做马寅初,后来做了北京大学校长,我跟大家说过我很佩服他。我们以为说在共产党统治下没有自由,错的,马寅初就是自由,因为他敢讲话,他会说:毛泽东你错了,你觉得人多好办事是错的,会给中国制造出很多人口问题来。当然,他被打压,大字报从北京大学校长室一直贴到他的卧室,可是,他是个英雄好汉,他不屈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