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19)

2025-10-10 评论

  胡先生"超越前进"、"凡四十年",他认为"人生之意义,即在创造文化"。按说他该"创造"了一点"新文化"给我们示范了,可是他却没有。他的著作,据他自己列表,有五十七种,(据(少作收残集)上卷。其中好像有一本《唯物史观艺术论》神州国光版的书名,被他有意"矮小化"了!)可谓著作等身。
  但他在"新文化之创造"上,在明眼人看来,显然还陷在泥潭里,还在用传统派的花鼓,表演他的"击鼓骂曹"!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
  我说胡先生在"骂",胡先生也许不服。因为胡先生曾"自信…不至于使用有辱学术二字,以及中外君子标准的词令"。
  但在他的长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学术"与"君子标准的词令",诸如:"丢脸"、"故做哀鸣"、"骷髅姿态"、"不堪承教"、"庸妄"、"痴狂"、"死心眼"、"私蔽"、"更冷血的自卑狂"、"寄生者"、"猪先生"、"文明戏"、"痴人"、"文化废人"、"败家子"、"黑人意象"、"荒谬"、"不像样"、"不中用"、"乌贼"、"东拉西扯"、"嘻笑怒骂"、"维辛斯基口气"、"大谩骂家"、"骂人病"、"真正不识字"、"将鸡毛当令箭"、"绝顶荒唐"、"不堪心理"、"信口开河"、"最低级"、"小军阀"、"势力主义"、"臭骂"……
  "这些不清洁的字样",就是劝人"切不可谩骂"的胡先生的"手枪走火"。如果这不辱"学术"二字,如果这就是"中外君子标准的词令",那我李敖一定也可以装做学者和君子了!
  (最妙的,胡先生说我写"病菌"两个字是"谩骂",而他却用"毒菌"两个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君子标准"?)
  现在一般浅人看文章,冥冥中总拿个什么"学术水准"与"君子词令"来量,一发现文章中有点不合他的"学术水准"与"君子词令"的语汇,他便立刻缩回他那满是"价值染色名词"
  (value-tingedterms)的壳里,再也不能认真去了解那篇文章的意义了!这种"因词拒意"的自我防卫作用,除了护短以外,还会有什么好的收获?
  有些所谓"学者"与"君子",他们看准了这些浅人的口味,所以写起文章来,必不"轻薄"、必不"讽刺"、必"严正"必"学术化"、必"君子风度"……文章印出来,满纸"忧国忧民"、"义正词严",于是顽夫廉焉,懦夫有立志焉,浅人乃谓之"学者…君子"焉!
  其实这种文章,只是披着"学术"的外套,里面的芜杂与老调很少纯知识和新知识可言;至于用字之委琐,遗词之窝囊,施之于高等考试则可,施之于扫荡伪君子则万万不能!但在咱们"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里,浅人们却说这种文章是"学术讨论"!
  我从来不敢说我的文章是"学术性"的,我也从来不敢说我讲的是"中外君子标准的词令"。我写文章目的之一是想告诉人们:那些有赫赫之名的"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人物,和他们那些一洋洋就数万言的大文章,似乎也非学术性和君子级。
  他们只是使一些浅人们以为他们那样的"文字"才是"学术"、他们那样的"词令"才是"君子"。从而尸居大专教席,把持君子标准,装模做样的教训年轻人,这种伪善我看得大多了,也实在看不惯了。因此我要写些文章去撕破他们的丑脸,告诉他们李敖固似非"学者"、"君子",阁下亦不类"君子"、"学者",还是请下台来,给学术宝座、君子神龛留块净上吧!
  现在,在胡先生"教训"我的大文章里,我不但看到了大量的。不清洁的字样",以及充满了老气横秋的"学术水准"。根据这水准,他在自吹自擂方面,用了"我敢说"一词两次,"颇自信"两次,"我自信"七次,以及倚老卖老的口吻(如"我素来知道","我不费力的"、"最精采的")四十三次;在教训青年方面,胡先生用了"年轻"一词两次,"年青"(别字!)四次,"青年"四十六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