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是很明显的文化优越感,根本不承认西方胜过我们。代表这种论调的可以举清人阮元做例,阮元说:
天文算数之学,吾中土讲明而切究者代不乏人……
学者若能综二千年来相传之步算诸书一一取而研究之,则知吾中上之法之精微深妙,有非西人所能及者。(《畴人传》卷四千四"利玛窦传")
民国以后,熊十力用着同一口气说话了:
吾国今日所急需要者……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空诸倚傍……体现真理、担当世运,恐非西洋人识量所及。(《十力语要初续》页一
又过六年,牟宗三又套他老师的话开口了:
……知华族文化生命之圆融通透,与夫圣学之大中至正,其蕴藏之富、造理之实,盖有非任何歧出者之所能企及也。(《认识心之批判》序言)
我们试看这三人所用的句法:"非西人所能及者"、"非西洋人识量所及"、"非任何歧出者之所能企及",完全是如出一辙的抹杀主义。他们的句式都是"非……所及"的格局,都有着目空一切的狂妄,但是他们三位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这种妙人今天还多着呢!试看有多少人摒西医不用,而迷恋着五运六气"寸关尺"的中医,有多少人摒正规音乐不学,而迷恋着七音六吕"笙萧缘"的国乐……这种中胜于西的观念最容易导来"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夸大,而这种夸大却又正是滥用"民族自信心"的显例!古已有之病
犯这种病的人并非不讲西学,而是认为这些洋玩意都是我们古书中早就说过的现话。这一派的老祖宗是明人李王粲,他在《劈邪说》中骂利玛窦道:
近复举其伎俩一二,如星文律器,称为中土之所未见未闻,窜图订用,包藏祸萌。不思此等技艺,原在吾儒覆载之中。
这种"原在吾儒覆载之中"的大言,在我们国民心中流传很广:
阮元就拿过后汉的四分法来比西洋数学(《畴人传》);印光任就拿过周脾来包括"浑盖通宪之器,寒热五带之理"(《澳门纪略》);陈启天就拿过孟子的后来比近代民主政治的观念(《中国政治哲学概论》);毛子水就拿过大戴礼记"四角之不揜"的话来比西方的地圆说(《中国科学思想》)。现在某些人做一些事,动辄以古人"先得我心"而自喜的,或以"与古法合"自傲的,都是"古已有之"病患者,你若问他"孔子周游列国时为什么坐马车不坐汽车?"他并不说"那时候没有汽车",他的答复是:"那时候的马车就是现在的汽车。"这种夸大诞妄的先生门,说破了,不过是古人尸影下的奴隶罢了。中土流传病
犯这种病的人比前一派更有夸大狂。前一派只是"本来我们就有",这一派则是"本来是我们的","两洋近代文明是我们传过去的。"在情人允禄的《数理精蕴》里,竟说西洋教士的天算格致:
询其所自,皆云本中土所流传。
而其原因,乃是:
三代圣时,声教四讫,重译向风,则书籍流传于海外者,殆不一矣!周未畴人子弟,失官分散、嗣经秦火,中原之典章既多缺仗;而海外之支流反得真传。此西学之所以有本也……(卷一,《周髀经解叙》)
这真是毫无历史根据的谎言!本来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声教四讫"的情形不是没有。例如:养蚕、造纸、瓷器、柠檬、大黄等的西传,都是斑斑可考的史实。但若不根据史乘,认为一切都是"吾家旧物",一切都是西人"阴图以去"的,这就未免有点无赖了。而耍这种无赖的,纪晓岚和他老师刘文正最为拿手,在《滦阳续录》卷一中,我们可以拜读他们的高论。
这种"中土流传"病本是"礼失求诸野"观念的翻版,这种病严重以后,就会乱做浮夸的历史考证:什么法显发现美洲啦、詹天佑发明火车挂钩啦、徐福就是日本神武天皇啦、宋儒理学对欧洲文化划时代的影响啦,不一而足。又常见一些人最爱拈出罗盘、火药、印刷术来骄人,殊不知这些东西早就在洋人手里脱胎换骨好多次了!不得已病
近三百年前,杨光先和比利时的南怀仁斗历法失败,遣戍归来,写成了《不得已》。他呼吁"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躲在这种态度背后的动机,说穿了疱,不过是怕洋人"收吾天下之人心"罢了。这帮子人一方面想要人家的文明,一方面又觉得要了危险,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不要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