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正传(24)

2025-10-10 评论

    我兴奋极了,觉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不是自夸,这世上有几人给螳螂接过骨?又有几人动过螳螂的手术?而且成功了。
    我决定再去抓一只虫进来,让它享用。而且才出门,就见一只"黄夹克(yellowJacket)"在享用我的美人蕉。它不是吃花粉,而是钻进美人蕉的"叶鞘"里喝水。美人蕉在大热天是救命的东西,因为它的叶片大,又斜斜地伸着,即使不下雨,凝在上面的露水也会滑进它的叶鞘。我不知道美人蕉是不是用这方法收集水分,只知许多小虫都靠这个"小池塘"过活。
    黄夹克也算黄蜂的一种。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只晓得美国人都叫它黄夹克。它才钻进叶鞘,就被我的塑胶袋堵住,居然还不知道,迳自喝水,喝完退出来,起飞,进了我的塑胶袋。
    不知道它如果没喝水时已经发现被堵住,还会不会继续喝,抑或立刻想办法"突围"。如果是我,知道突围已不可能,我一定喝。就好像有一阵子空难特多,我出去旅行时,都祈祷,如果非死不可,请让我玩完了,到归程才"出事",不要刚出发,就掉下去,太冤了!
    就算知道必死,总也得把现在好好过了,对不对?谁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知其必死,每个人也都猜想自己不会马上死,所以能好好地活着。所有的匪徒、暴群、恶主,也都以这方法,用最少数的走狗,对付大多数的善良百姓。百姓们都知道如果一起抗暴,自己人一定赢,但是自己可能死。于是在避免自己送死的想法下继续忍受,忍到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千岛湖事件遇害的人,如果先知道会被杀,可能乖乖走到船舱下面去吗?他们一起反抗,就算死伤几人,匪徒能不被制伏吗?一枝枪、一颗子弹,能杀一百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黄夹克"显然是个"达人",喝足了酒,上刑场。
    进去了,"黄夹克"开始飞扑。从盒子的每个角度,试着突破重围。又倒挂着,在盒盖上爬,对着每个通气口,极力地想钻出来。可惜,身子太大了。这正是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的道理。
    盒子那头,螳螂依然在洗脸,还在左扭扭头、右伸伸腰,好像作马王堆帛画上的"导引之术"。相信它这看来从容,而且无欲的动作,正是为下面的杀戮热身。
    守了十几分钟,看来一时不会有好戏,我转去厨房找东西吃。
    老婆切了一大块"维吉尼亚火腿",放在微婆炉里热了一下,又放上一片凤梨,还倒了杯牛奶给我。我突然灵光一闪,去书房把螳螂盒子拿过来,放在餐桌上,三个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观赏。
    "多残酷啊!一边吃,一边看别人杀。"老婆说。
    "多残酷啊!一边杀,一边看别人吃。"我说:"这火腿如果不杀,是哪里来的?不但杀!还调味、腌渍、绑起来入味,再运出去卖、买来切、切来热、热来吃,人残不残酷?所以说,是我们一边杀,一边看"它"吃。这就好比预先买好凶器、观察形势、算好时间杀人,是谋杀,要罪加一等。至于临时见财起意、夺财杀人的是非预谋杀人,罪轻一等。人的杀生,都是谋杀。"
    正说着,盒子里传出一阵骚动,以为战事已经开始,却见螳螂还在作"导引之术",真正的骚动是从盒底传来——
    那只黄夹克跟虎头蜂一样,也钻进了大黑蜂的尸体里,而且不但钻,还不停地拍翅膀,抱着尸体上下翻滚。
    "它好像在打架。"女儿说。
    "跟死掉的大黑蜂打架。"我说:"它不知道它的必死,是因为我造成的;也不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螳螂,却以为自己的厄运是同类的大黑蜂造成的,所以去咬大黑蜂。"
    "死了,为什么还咬?"女儿问。
    "这叫鞭尸。"
    "不要跟小孩说这么多。"老婆把子推到我前面,又对女儿说:"吃东西,不要看。"
    盒子放在眼前,我一边低头切火腿,一边看。发现"黄夹克"一下子不见了,原来钻进了大黑蜂的肚子。大黑蜂居然空了,被上一只虎头蜂吃光了内脏。这下我搞懂了,为什么我会找不到虎头蜂,它又为以能活得这么长。原来它杀了老贼,自己变成新贼。只是它如果这么会咬,当螳螂生病,毫无武力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咬螳螂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