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正传(65)

2025-10-10 评论

    这使我想起我小学三年级时,写了平生第一个剧本,钉成一本书的样子,十分得意地拿给老师看,老师看了第一行,就说:"你写你坐火车去阳明山?"
    "对!"我笑着答。
    "对个屁!阳明山根本没火车。"
    我正想自己小时候,女儿突然大叫起来:
    "爹地!我们为什么不喂派蒂吃蟋蟀?"
    "我们喂了啊!前几天那两只黑黑的、会唧唧叫的,就是蟋蟀呀!"
    "那我们为什么不再喂?"
    "抓不到啊!"我说:"天冷了,没有蟋蟀了。"
    "有!"女儿指着书大叫:"书上说有。"
    "不可能!"我借机会把她手上的书抢过来:"我看看。"
    书上一大堆照片,全是螳螂,大概作者也是养了只螳螂,并从头到尾细细观察它的生活,我翻到女儿看的那一页。印一只大螳螂,正抓在一只小蟋蟀。旁边写着——"如果你找不到虫喂它,可以去宠物店买蟋蟀,那是螳螂最爱吃的。"
    "对呀!"我也叫了起来,为什么没想到呢?宠物店里的一些鸟啊、蛇啊,都要吃虫,它们一定有。
    我是一个常去宠物店的人,尤其以前养亚玛逊鹦鹉的时候,更是常去为鸟买食物、维他命和玩具。这次养了派蒂,居然一次也没去,是因为我认为螳螂不是正规的宠物,不可能找到什么与螳螂有关的东西。
    一边笑自己迂,一边拜托老婆开车,送我去宠物店,小丫头也兴奋地同行。
    宠物店离家不过五分钟,落地玻璃窗上总是贴着减价的条子。譬如一只小鹦鹉九毛九分钱。
    这不是笑死人了吗?便宜到可以买一大堆来"炸小鸟"吃了。其实这是一种"设局",先让你贪便宜,买到两只小鸟,再要你买笼子、买食盒、水盒、谷物、维他命、鱼骨粉。整个搞下来,五十块美金也不止。更可怕的,是当你养上一阵,愈养愈爱,于是为鸟买玩具、为它换大笼子,渐渐变成店里的常客,不知不觉奉献更多钱。
    我推开门,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正站在柜台前发怔,看到我,耸耸肩,说:"一屋子宠物,就是没人。"接着不断叫"哈罗!哈罗!有人在吗?"
    里面立刻传来好几声"哈罗!哈罗!有人在吗?"不是人,是大鹦鹉装的。接着发出一长串哈哈大笑的声音,跟我们的笑声混在一起。
    想必每次它这么说,顾客都会笑,所以它学会说完"哈罗!哈罗!有人在吗?"就笑。
    也许大鹦鹉有传话的作用,才学完我们的说话,就冲出个年轻人。先收了那高大男人的钱,又问我要什么。
    "你有没有……有没有OO"大概有些紧张不好意思,我一下子居然忘了蟋蟀的英文名字。
    "Cricketo"女儿接上了话。
    "哦,要几只?"
    "几只?"我又怔了。到底买几只呢?"一只多少钱?"
    "五分钱!"
    "二十只吧!"
    "吃得了那么多吗?"他居然歪着头问我:"喂谁吃?"
    "螳螂!"
    "哇!"他怪叫了一声,说:"五只就成了,活不长的。"
    "活不长?"
    "对不起!你别误会,我是说蟋蟀活不长,三、五天就死了!"
    我心想,奇怪!我那只母蛐蛐为什么活那么多天呢?不过立刻改口:"好!五只。"
    他往后走,我好奇,跟了进去,女儿也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路很窄,两边全是笼子,有兔子、大竺鼠、大蛇、晰蝎、变色龙、热带鱼、白老鼠、野鼠和各种小鸟。
    他一直走,走到后面放珍贵鸟的玻璃屋,蹲在地上,打开一个箱子,里面全是浅褐色的蟋蟀。
    他抓了五只,放迸长长的塑胶袋里,还往袋子里吹了口气,再用像皮筋,把袋口绑紧。交给我说:"两毛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