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108)

2025-10-10 评论

    “周老师,我发现您这个人挺惯性的……”丁洁淡淡地笑道。
    “此话怎讲?”周密小心翼翼地把一块丁洁爱吃的蛋糕拨到她面前的碟子里。
    “跟您吃了几次饭,您总是带我到这个西餐馆来,而且总是订这个坐位。”丁洁说。周密微微一笑,说:“与其说是惯性,还不如说是怀旧。”丁洁扬起她那好看的眉毛,不解地问:“怀旧?这家西餐馆新开张还不到两个月。这旧从何来?”周密微笑着从西服上衣的一个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的信封。从信封里倒出一个不算大,但很旧了的日记本。再翻开日记本,里边夹着一张旧照片。
    照片上照的是一家名叫“和平食堂”的中式小饭馆。
    “认得出照片上照的这个街角是哪个地方吗?”周密问。
    丁洁看了看照片,又看看窗外的景色,猜道:“好像……
    应该就是这一带吧?”
    周密又问:“照片上的这家小饭馆呢?”
    丁洁想了想,说道:“附近好像没有叫‘和平食堂’的饭馆…,,周密笑了:“当然不会再有了。那是60年代的饭馆名称。现在当然不会再有这样的餐馆饭店把自己叫做食堂了。告诉你吧,这个照片上的‘和平食堂’,就是这家西餐馆。高中三年,我每天都给这家食堂送100个红豆粽子,从这里领取八毛钱的佣金。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刮风下雨、天冷天热。
    星期节假,从不耽误。三年里只中止过三天,那就是高考的三天。”
    丁活十分好奇:“给他们送粽子?为什么?”
    周密笑笑说:“用现在的术语说,就是替这个食堂搞来料加工。他们发给我们原料:米、红豆、粽叶等,我们包成粽子,煮熟了,第二天给他们送去……”
    丁洁说:“家庭小作坊?”
    周密点点头:“对,可以这么说吧。专搞来料加工的家庭小作坊。”
    “您还别说,这种作坊形式,还挺适合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的,真不失为一种组织闲散劳力生产自救的可行方式。周老师,您说对不?”
    周密默默一笑,却没有马上回答。
    丁洁调皮地一笑:“我说错了,经济学老师?”
    周密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你真有趣,在这儿跟我做经济理论分析。但你要知道,当时这每天100个粽子,在我一生打下的却是一个怎样沉重而又伤痛的烙印?到什么时候,我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我妈和我妹妹在灯下埋头包粽子的模样,她们那被水浸泡得发白浮肿了的双手……她们用牙齿咬粽绳时,嘴唇被粽绳勒红了的样子……”
    丁洁难堪地忙说:“对不起……”
    周密好像没听到丁洁这真诚的一声道歉似的,只管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我和我妹妹就是靠这每天八毛钱的佣金读完中学的……就是这个饭馆……就在这儿……我从背上取下那个装粽子的筐,然后接过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钱……365天……
    整整三年……“周密眼眶湿润了。丁洁肃然。那天晚上,丁洁回到家,洗了操,换了睡袍,在自己房间里一直徘徊到深夜,最想做的事,就是拆开那一包至今仍未拆封的周密日记。犹豫了许久,房间里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丁洁猜到是周密打来的,忙去拿起电话。果不其然,电话里传出周密沉稳的声音:“还没睡?“虽然猜到今天晚上周密一定会打电话来的,但真的接到他的电话,丁洁心里依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急急地说道:“我正犹豫着要不要拆开您封得好好的那一包日记来看呢。“周密总是那么不急不忙:“如果你没兴趣,不必勉强。“丁洁笑道:“您干吗不逼我一下呢?也许逼我一下,我就会看的。“周密说:“我不愿意让你做你没兴趣做的事。”
    丁洁轻轻地叹了口气道:“说实话,不是有没有兴趣的问题。
    一个新提拔起来的副市长的早年的日记,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会具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周密立即插话道:“实在不想看,暂时不看也罢……“”不……不是的,我不是不想看,我只是有点害怕……“”你怕什么?我日记又不是潘多拉魔盒,里面没有妖怪。“周密说道。他此刻在自己家里打这个电话。沙发很旧,房间里许多东西似乎已经搬走了,只留下几件必用的家具,因此显得很空。在深夜里看起来,甚至都有一点古怪。回家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他却仍穿着那套西服,甚至连皮鞋都没换。如果丁洁这时候看到他,会觉得他是那么苍白那么疲倦那么忧郁那么……那么地衰老和孤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