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81)

2025-10-10 评论

    马副局长听说金局长今天居然亲自去车站“接”郭强一行人,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派郭强他们去北京、上海之前,没跟金局长江告。虽然金局长在局里中层干部会上明确过,“12.18”案由老马全面负责。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只要破案需要,有利于抓住时机,做什么不做什么,都由老马决定。特殊情况下,完全可以“先斩后奏”。但看来,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金局长是个老政法,但一直都是在省一级的机关里搞行政和后勤方面的工作,不是搞业务的,特别没有做公安业务的经历,也没有在一个单位主持工作、独立支撑一个局面的经验。到局里来当一把手后,班子里的同志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也非常尊重他。而他也的确能团结同志,放手让副手们开展工作。但大家还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出他内心深处存留着某种“自卑”——怕别的同志嫌他“不懂业务”,因而有时也特别计较同志们对他的态度,特别需要一种“尊重”。
    “很抱歉,没跟你商量,就把人和东西给你‘截留’了。”马副局长一进门,金局长就起身打招呼。“要去接人,你吭个气儿,我去就行了。何必你亲自出马呢?”马副局长赶紧笑道。金局长扔了一支烟给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老马,你是个老同志了,跟方方面面的领导也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你应该清楚这里的规矩。如果市里真的要让我们追查谁,早就下令查了。拖到今天死活不说一个查字,其中的实际用意就很清楚了嘛。就是不要我们查嘛。你还非得让领导自己来给你捅破这层窗户纸?你想想,哪个领导会说这样的话,你们公安局别查谁谁谁的问题?谁会这么不给自己留后路呢?万一这人真有问题,这责任他负得了吗?让你来当市里的领导,你会那么傻?如果我们不能主动为领导做这些考虑,领导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继续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
    你派这么些人,北京、上海转了一大圈,弄得满城风雨,结果也没搞出啥名堂。值得吗?”
    不能说金局长的这一番话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但是,这案子怎么办呢?“放弃周密这个线索?”马副局长问道。金局长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没说过要放弃,谁也没这么说过。”马副局长真是不知所措了。谁也没说过要放弃,谁也没说过要坚持,那么到底是放弃,还多坚持呢?为了不犯错误,为了能维护好跟上边的关系,关键时候该决断时不做决断,只充老好人,致使下边做具体工作的人手足无措,以至于一次又一次丧失了极好的工作时机和工作局面,这正是我们少数为官者的“为官之道”。这种时候,你还说他不得,越说,他们越恼火。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维护好跟上边的关系,要比做好某件具体工作不知要重要多少倍。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他们,即使做成一百件具体工作,但只要有一两次伤了关系,被上边的某人认为你不听话,不是他的人,你的前程就有可能到此就算是结束了,再也不可能有所“进步”了。尤其是当前任职年龄限制越来越严格,如果40岁以前跨不到司局级,50岁以前跨不到副省部级,那么你以前以后的一切努力,就都算是“白搭”了。这对于已然把自己的大半生贡献给了“行政领导工作”,而放弃了“业务技能”的他们来说,显然是极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如果他们都还是有相当进取心的同志。
    看到马副局长从金局长那儿回来,带着一脸的无奈,方雨林和郭强知道事情越发复杂化了,两个人就没敢吱声。马副局长闷闷地坐了好大一会儿,只说了句:“你们回吧。”
    方雨林犹豫了一下,壮起胆子问道:“能让我们看看这个鉴定报告吗?”
    马副局长挥挥手:“先回去。”
    方雨林还问:“鉴定报告到底怎么说的嘛……”
    马副局长有点不耐烦了:“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开窍?还要我说几遍?让你们先回去!”两个人无奈,到食堂里找到正在那儿吃早饭的伙伴儿,回重案大队去了。回到大队部,郭强通知各组,今天哪都不去了,都留在家里学习。侦察员们都奇怪,那么多案子还没破,怎么想起来让大伙儿关门学习?一时间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方雨林吼了一声:“让你学就学呗!吵吵什么?”大伙儿这才噘着嘴,回各自的屋,从抽屉深处和枕头底下翻出学习材料,端着各自的茶缸,揣着廉价的“黑烟”,蔫不唧地上会议室里找个位置,听郭强读《人民日报》社论。念完一篇,郭强放下报纸,抿了一口酽茶,清清有点发干的嗓子说:“社论代表中央精神,都谈谈感想吧。谁先说,谁来打头炮?”底下立刻响起一片低低的笑声。郭强喝斥道:“笑哈笑?”一个侦察员说道:“大队长,大伙儿笑您学习会上用词不太文明。”郭强一愣:“我怎么不文明了?”方雨林笑道:“你说‘打炮’了。”郭强立刻醒悟过来,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道:“你们这些操蛋东西,学社论哩,都想哪旮旯儿去了!”于是所有在场的侦察员索性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开始活跃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