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94)

2025-10-10 评论

    廖红宇问:“他跟冯祥龙怎么了?”
    干部们说:“蒋组长这个人其实挺老实本份的……”
    廖红宇一下提高了音调:“蒋兴丰到底跟冯祥龙怎么了?”
    干部们犹豫了一下说道:“工作组到橡树湾,除了头两天还在橡树湾住,后来就每天上下班似的,天天回城里……”
    廖红宇说:“现在交通方便,也不提倡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们回城来住,又怎么了?”
    干部们说:“冯总给他们提供了一辆专车。一开始是国产的大发车,前天还换了一辆三菱车……”
    廖红宇说:“三菱车也有跟国内合资的。”
    群众说:“他还给工作组每人发了一辆自行车。听说,他还给工作组每人每天补助15元的伙食补贴和20元的野外工作津贴。”
    听到这儿,廖红宇心里才有些发紧,但大面上仍保持着平静:“还有什么?你们是不是有人专门在监视工作组?”
    干部们说:“没人在专门监视。但群众的眼睛雪亮。再说,无风不起浪,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干部们又说:“还有个消息,听说伯季明已经在跟人接洽,要以2500万的价码把橡树湾转手卖给国内的一家大企业。这样他又可以从那家国有大企业手里嫌走2000万。”
    群众说:“我们还听说,伯季明拿来买橡树湾的那500万,也是冯总借给他的。这个假港商,拿着九天集团给的刀子割下九天集团的肉,然后拿出去倒卖,九天集团的人还帮着他数钱哩!这是为什么呀?”
    群众还说:“在卖掉橡树湾前,他要解雇基地所有的人员。”
    廖红宇说:“转让合同上不是写明,伯季明有责任妥善安置基地所有的员工吗?”
    干部们说:“他说他给基地员工每人发两个月工资做遣散金,这就是他的‘妥善安置’。”
    干部们咬着牙齿又说:“无赖!活脱脱一个泼皮无赖!”
    廖红宇问:“工作组什么态度?”
    群众说:“没态度。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态度。”
    这时,里屋的电视机“哇啦哇啦”地响起来,正在播报有关“我省优秀企业家、九天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冯祥龙先生”的消息。那些从橡树湾来的人一起拥到电视机跟前。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隆重的大会场面。大会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九天集团公司橡树湾基地改制成功。橡树湾的干部们指着电视屏幕告诉廖红宇:“为了给自己造舆论,昨天冯总请了不少电视台和报社记者。他给每个记者都发了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和一个装着钱的信封。”
    廖红宇不想听他们说下去了,也不想再看冯祥龙用钱买来的电视上那虚假的场面,便板起脸,拿起遥控器,一下关掉了电视机。送走干部和群众,她独自呆坐了一会儿,便对女儿说:“走,找你爸去。”
    蒋兴丰住在区检察院的家属宿舍。好几幢一式的六层红砖旧楼,火柴盒似的排列着。廖红宇和廖莉莉每人骑着一辆女车来到蒋兴丰住的那幢楼前。下了车,都已经走进暗暗的楼门洞里了,廖红宇却突然不往前走了。“你还是去把你爸叫下来谈吧。”她对廖莉莉说道。廖莉莉不解地问:“干吗呀,大冷天的!”廖红宇说:“我不想进他那屋。”“至于吗?”廖莉莉瞪了她妈一眼,不由分说地拉着她“嘻嘻嘻”上楼去了。
    蒋兴丰目前住的也是一套两居室,跟廖红字住的那套两居室差不多大小,只是收拾布置方面稍稍下了点儿工夫,多了点儿书卷气。跟廖红宇离婚前,他还没当上区检察院的副检察长。离婚时,把房子给了她,自己一个人在集体宿舍里住了不短的时间。离婚后,廖红字很少再跟蒋兴丰来往,倒是廖莉莉还经常地偷着来看看他。他至今还是一个人生活。
    待两个人相对坐下,屋里的气氛便派生出许多的对峙和僵硬。看起来,蒋兴丰的确是个比较本份、倔强,并内向得有点木讷的人。过了好大一会儿,蒋兴丰才硬着头皮试探着问:“莉莉这个月的生活费……我已经寄出了,没收到?”廖红宇斜了他一眼:“收到生活费,我就不能来了?”蒋兴丰忙说:“能来,当然能来。”廖红宇说:“那你还说这种废话干什么?”蒋兴丰脸微微一红。廖莉莉不高兴了:“妈,您干吗呀?一来就想吵架?!”廖红宇白了她一眼:“我说我不上来,你非要我上来。我一上来就有气!”蒋兴丰无奈地笑道:“你要不愿意上我这儿来,你随时都可以走,我不勉强依。不会的!”廖莉莉叫道:“喂喂喂,给我一点面子好不好?现在跟台湾都讲统战统一哩,你们两个共产党员斗什么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