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克紧紧抱着黄黄,小声对陈阵说:嗳,连黄黄也有点害怕了,它一个劲地发抖哩,不知是不是闻着狼味儿了……
陈阵拍了拍黄黄的头,小声说:别怕,别怕,天快亮了,白天狼怕人,咱们还带着套马杆呢。其实,这会儿陈阵的手,已跟着黄黄的身体轻轻地抖了起来。他故作镇定地说:你看,咱俩像不像特工嘛,深入敌后,狼口拔牙。现在我一点儿也不困了。
扬克也壮了壮胆说:打狼就是打仗,斗体力,斗精力,斗智斗勇,三十六计除了美人计使不上,什么计都得使。
陈阵说:可也别大意啊,我看三十六计还不够对付狼的呢。
杨克说:那倒也是,咱们现在使的是什么计?利用母狼回洞喂奶的线索,来寻找狼洞,三十六计里可没这一条。老阿爸真是诡计多端,这一招真够损的。
陈阵说:谁让狼杀了那么多的马呢!阿爸也是让狼给逼的。我听巴图说,阿爸已经好几年没给狼下夹子了,蒙古老人从来不对狼斩尽杀绝的。
天色渐淡,黑石头山已经不像石雕巨兽,渐渐显出巨石的原貌。东方的光线从云层的稀薄处缓缓透射到草原上,视线也越来越开阔。人和狗紧紧地贴在雪地上,陈阵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地气很重,镜头里一片茫茫。
陈阵很担心,如果母狼在地气的掩护下悄悄回洞,那人和狗就白冻半夜了。幸好地气很快散去,变成一层轻薄透明的雾气,在草尖上飘来荡去。如有动物走过,反而会惊动地雾,暴露自己。
突然,黄黄向西边转过头去,鬃毛竖起,全身紧张,向西匍匐挪动,二郎也向西边转过头去。陈阵立即意识到有情况,急忙把望远镜头对准西边草甸——
山下,山坡与草甸交界处的洼地上,长着一大片干黄的旱苇,沿着山脚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这是狼的钟爱之地,隐蔽,背风,是狼在草原与人进行游击战所凭借的“青纱帐”。毕利格老人常说,一冬一春的旱苇地,是狼转移、藏身和睡觉的地方,也是猎人猎狗打狼的猎场。
黄黄和二郎可能听到了狼踏枯苇的声音。时间对,方向也对,陈阵想一定是母狼要回窝了。他仔细地搜索苇地的边缘,等着狼钻出来。老人说过,苇地低洼,春天雪化会积水,狼不会在那儿挖洞。狼洞一般都在高处,水灌不着的地方。陈阵想只要狼从哪儿钻出来,那它的窝一定就在附近的山坡上。
两条狗忽然都紧紧盯着一处旱苇不动了,陈阵赶紧顺着狗盯的方向望去,他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一条大狼从苇地里探出半个身子,东张西望。两条狗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下巴紧贴地面。两人也尽量趴下身体。狼仔细地看了看山坡,然后才嗖地蹿出苇地,向东北方向的一个山沟跑去。
陈阵一直用望远镜跟着狼,这条狼与他上次看到的那条母狼有点像。狼跑得很快但也很吃力,想必在夜里偷了哪家的羊,吃得很饱。他想如果今天这儿就只有着这一头狼,那他就不用怕了,两个人加两条狗,尤其是有二郎,肯定能对付这头母狼。
母狼爬上了一个小坡。陈阵想,只要看到它再往哪个方向跑,就可以断定狼洞的大致位置了。但是,就在这时,狼突然在小山坡的顶上站住了,转着身子,东望望,西望望,然后望着人与狗潜伏的方向不动了。
两个人紧张得不敢喘一口气,狼站的位置已经比苇地高得多,它在苇地里看不到人,可是站这个小坡上应该能看到。陈阵深感自己缺乏实战经验,刚才在狼往山坡跑的时候他们和狗应该后退几米就好了,谁会想到狼的疑心这么重。
狼紧张地伸长前半身,使自己更高一些,再次核实一下它所发现的敌情。它焦急犹豫地原地转了两圈,犹疑片刻,然后嗖地掉头45度,向山坡东面的大缓坡蹿去,不一会就跑到一个洞口,一头扎进洞里。
好!有门!这下子咱们就可以大狼小狼一窝端了。杨克拍手大叫。
陈阵也兴奋地站起身来说:快,快上马。
两条狗围着陈阵蹦来跳去,急得哈哈喘气,跟主人讨口令。陈阵手忙脚乱之中,居然忘记给狗发口令了,急忙用手指向狼洞,叫一声“啾”!两条狗立即飞扑下山,直奔东坡的狼洞。两人也飞跑下山,解开马绊子,扶鞍认镫,撑杆上马,快马加鞭向狼洞飞奔。两条狗已经跑到狼洞口,正冲着洞狂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姜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