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刚走出两步,筱月桂叫道:“如果他不肯来,就说一品楼老相识请。”
场子不大,门卫马上到了后排,向那先生恭敬地一躬身,“我家老板有请先生到后台一晤。”
那人架子大着,不仅不肯来,脾气还火,“去,去,少来烦我!”
门卫便将筱月桂的话说了。果然,那人听了一愣,想了一下,站了起来,跟着来到后台。
筱月桂放下幕帘一角,转过身来,高兴地两手一拍,走了几步,便安静地站着不动。待那位男子走进来,她才露齿一笑,说:“阿其,在哪里发大财,就此不认识我了?”
余其扬纳闷地脱下墨镜,半信半疑地说:“小月桂?”他再看看简陋的后台,“你——你就是唱本滩戏的筱月桂?”
“怎么,不像?”筱月桂取掉乡下女人盖头布的装束。
“你家里不是姓陈吗?陈月桂?”余其扬拍拍头,恍然大悟,看着筱月桂,似乎开始想起旧事来,“当然当然,‘筱’就是‘小’。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可以当个姓用?而且没有想到你出落得——”他上上下下打量筱月桂,话没说得下去,像在找恰当的词儿,已经好多年没见面,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我看你倒不像当年的小跟班了,现在做大生意,一出手就能要人命!”筱月桂说话声特别悦耳,不像一般唱红的京剧坤角那么尖细,而是沉着有韵味。她个儿修长,穿着高跟鞋差不多就与余其扬一样高。
“我还是跑腿的。你嘛——”余其扬看筱月桂脸相身态的丰韵,舌头打了结,“你好像命该上台让大家看的。”
“不要话里有话。”筱月桂微笑着说,“并不是一品楼出来,都逃不了当野鸡的命!”
余其扬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这意思。”他没想到她出落得漂亮,嘴也变得厉害不让人。
“今天怎么有空来听这种乡巴佬唱戏?如果今天出什么事——”筱月桂靠近他跟前说,“不会跟你有关吧?”
听到外面开始出现异样的吼闹声,她眼光逼向余其扬说:“难道真是一品楼的小龟xx,来打一品楼的小丫头?”
余其扬跳了起来,刚想说什么,场下骚乱起来。有人往台上扔黑泥包的臭鸡蛋,登时满场恶臭。有人大吵大闹:“男女同台,败坏风俗,叫巡捕来!”有人扛起凳子,准备往舞台上扔。有人扯下木腿当武器,一木腿扔来,打倒一个走得慢了一步的男琴师。演员吓得往里奔,害怕地挤到窄小的后台,观众则吓得往门口跑,大哭大叫,乱成一团。一伙人气势汹汹地跟着领头人往台子这边涌来,就要开砸。
余其扬来不及作解释,赶快翻身就跑,把演员拨开,冲上舞台,又从台上冲到台下,一路不停地大喊:“胡闹!停下,快走!”
流氓们刚要砸台子里的乐器道具之类东西,听了他的话,纷纷停住,只好匆匆呼啸而去。
筱月桂心里暗暗叫好:恐怕该她还清他阎王奶奶的月利三分黑心印子钱,真的来了个乌龟,能否翻过门槛,就看此番了!
戏场里依然混乱不堪,幕布已经降下。
筱月桂叫李玉赶到望平街棋盘街,告诉报馆说出事了,流氓砸了戏院,伤了人。报馆一听有新闻,马上派来了记者。对着几位记者,筱月桂说:
“演戏娱乐,不管什么剧种都该一律平等。巡捕要查,为什么不查新新舞台尤香兰的‘大劈棺’?为什么不查先施屋顶花园姚玉玉的‘潘金莲’?单单揪住本地滩簧不饶,不就是因为本地滩簧最平民大众?工部局就是拣平民大众来欺负,还要砸多少戏场,最好开一个单子!不用雇流氓来砸,我们自己停业好了!”
那些记者看到筱月桂毫无怯意,一个孤身弱女子敢站出来指责外国人的工部局,一点不怕,令人既同情又佩服,不管怎么说,都是他们做文章的好题目。第二天上午,一家家报纸都登出了添油加醋的报道,一时大街小巷都在纷纷议论筱月桂这个名字,一个唱上海本地小调的女子,竟敢在洋太岁头上动土,据说还是才貌双全。
筱月桂读着报纸,心里明白,她走的貌似险棋,其实是一个恢复与洪门联系的机会。本来她与洪门已经绝缘,新的洪门也不再有新黛玉的地位,哪怕她拿常爷的事来耍乖弄娇。那个没用,洪门对此不领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