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问他,那个络腮胡子怎么处理呢?爸爸说,处理什么呢?谁去处理呢?不会有什么处理的。
我忽然觉得,爸爸很伟大。他什么事情不知道?厂长听说爸爸护厂受伤后,打了手机来慰问,是我接的电话。隔着话筒,我都能嗅到刺鼻的酒精味。我说,他没什么,他喝酒去了,喝完酒去唱歌,唱完歌还要泡桑拿。谢谢你总是想着他。我就把电话挂了。父亲就坐在苍老的藤椅上抽烟,一言不发。
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不去谈到妈妈了。因为我们一谈到妈妈,就会觉得她更加遥远。她开始给家里汇款,一般是一个月,可有时候是半个月,还有一段时间是三天两头。她不打电话了,也不写信了,汇款的节奏就好象她的心情一样,一阵平静,一阵折腾。汇款单从来没有去支取过,爸爸把它们放在一只铝制的饭盒里,搁在枕头边。我也从不问有多少钱,问过一次,爸爸说,你要花钱就自己去取,不要让我看见。
噢,你说,我还能再问什么呢?
那天晚上,我把包京生和阿利的事情讲给爸爸听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他讲,大概是我们在一起总得讲点什么吧。他讲了他挨打的事情,而我似乎就在回报他一样。我讲着讲着,就看见爸爸把头吊在胸前,跟睡着了一样,只有风扇还在呜呜地吹。我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还要讲下去,爸爸却唔了一声,说,讲啊。我就接着讲,讲完了,我说,爸爸,包京生会没事吧?这一问,连我都觉得莫名其妙。我问爸爸,爸爸知道什么呢?
爸爸抬起眼皮,手指里夹的香烟都全烧成灰了,扭成了一条弯曲的灰虫,细细的烟灰在慢慢地飘落。他看看烟灰,并不弹掉它。爸爸说了一句粗话,这是部队里经常说的口头禅,所以也就不算是粗话了。他说,该死×朝天!
我觉得爸爸真的很伟大。
*第十一部分
阿利其实已经不是阿利了,因为他身上穿的不再是Lee了,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牌子,他看起来好象更加随便,却反而让我们觉得生疏了。他衣服上的洋码就连宋小豆也不懂,有一回她虚了眼,凝视着那些字码,动了动嘴唇,试图要把它们读出来,却一直都没有能成功。她很难得地笑了一下,她说,不是英国货,也不是美国货。阿利,你更阔了啊?
阿利返回了学校,而包京生始终都没有消息。
阿利其实已经不是阿利了,因为他身上穿的不再是Lee了,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牌子,他看起来好象更加随便,却反而让我们觉得生疏了。他衣服上的洋码就连宋小豆也不懂,有一回她虚了眼,凝视着那些字码,动了动嘴唇,试图要把它们读出来,却一直都没有能成功。她很难得地笑了一下,她说,不是英国货,也不是美国货。阿利,你更阔了啊?
那时候正是课间休息,阿利很矜持地笑了笑,说,密丝宋,我还是阿利啊,真的,密斯宋。
阿利是坐着一辆红色小跑车返校的,后来这辆小跑车就天天都来接送他。如果还没有放学,车就停在河边的树荫下,静静地等候着,就像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仆从。跑车的车窗总是关着的,黑黑的,仿佛涂了一层墨水,从里边看出来,全世界一定都是阴黢黢的下雨天,就像老外用灰色的眼珠看世界,全世界都是一片灰蒙蒙。从没有人看到过开车人的相貌,有一回我走过车头时,透过挡风玻璃瞟了一眼,只看见一个戴了大墨镜的人坐在方向盘前。我问阿利,什么意思呢,那么黑,黑手党啊?
阿利耸了耸肩膀,把两手摊开,他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说,阿利,我讨厌你这种动作,还有你这种腔调。
对不起,阿利的脸红了一团,他说,我不是有意的。
噢,是啊,阿利从骨子里讲,似乎真没有什么变化,除了衣服的品牌,还有那辆红色的小跑车。他还是那么慷慨,经常请我们去下馆子,喝咖啡。事先他会掏出一个亮晶晶的小手机,小得就像女人的指甲盖,走到一旁,和谁通通话,声音小得就像特工人员在接头。然后,那车就会在我们分手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好象一头海豚静悄悄地游过来。朱朱就说,阿利,弄得这么神乎其神的,不等于是在暴露目标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何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