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叫喊(3)

2025-10-10 评论

    我小时候的邻居就是一个被领出改嫁的妓女,我知道她的生活如何不幸,挨打受骂。妓女改造,当然应当做。但如果只管目的高尚,手段道德与否可以不管,看现在妇女的地位,当年的道德目的也没有达到。
    乐黛云教授最近在《万象》2003年1期上回忆与废名先生一起参加江西土改,被批评为“和平土改”,上面派来复员军人坐镇,一口气就拉出八个恶霸地主,全部枪毙,打出脑浆,暴尸三天。为了历史方向而不择手段,历史会转回来的。
    中国人一向太功利,加上西方概念的物质文明承传,成了现代化的历史推演线。在我看,整个中国至今孜孜于短期功效,结果浮躁折腾至今未停。
    我改写了度柳翠故事,不让柳璀给父亲丢脸恶报,而是在父亲所迷之处,让她终于有所悟。
    5.孔雀灯的确是三峡文物,现在流落海外。古代的巴人可能真与孔雀比邻而居。但是这个标题“孔雀的叫喊(3)”却是我最喜欢的美国诗人沃莱斯·斯蒂文斯(WallaceStevens)的诗句。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起这首诗。从窗口望出去,我看到行星聚拢,好像树叶在风中翻卷:
    我看到黑夜来临
    大步走来,像浓密的铁杉的颜色
    我感到害怕,我记起了孔雀的叫喊(3)
    这是一首恐怖的诗,让人心惊肉跳的诗,和我写作时的心境非常相似。为什么孔雀要叫喊?星转斗移,就像狂风中树叶翻卷。黑夜,像铁杉,尖利而无情。而美,太容易被摧毁,不得不惊慌地叫喊。
    有人说我和池莉的小说标题挤到一处去了。她说人有了快感就要喊叫。我的人物没有这么好福气,美的东西,太软弱,那一声叫喊太无助。
    有三种看问题的方式:
    柳专员政治干部的方式:道德伟大崇高,手段服从目的,给小民以“礼”。
    李路生技术官僚的方式:计算周详细密,细节服从大局,给小民以利。
    陈月明的人文审美方式:看到的是许多世代之后,金字塔与埃菲尔塔成了景观,孔雀灯亦如此,三峡亦如此。
    这第三种方式,不切实际,不识时务,甚至不知好歹,小民无所得。但是,在这个技术第一时代,或许无妨稍稍顾一下第三种方式?像我的柳璀那样,生于一,嫁于二,悟于三。
    听那一声微弱的叫喊吧,一切美丽的,都正在被淹没。
    我承认,我写这个小说,没有想拯救这个世界,这只是在烟尘狂躁中求得一点心灵安宁的故事。

    与陌生男人铐在一起
    要想象这种事很难,要想象会亲自经历这种事更难。但是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一起被扔进牢房里,尤其是与一个陌生男人捆铐在一起,她要面对的,就不仅是她自己的种种冤屈恼怒。
    门轰然关上后,牢房里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地上和墙上,摸上去全是滑溜溜的青苔,空气混浊,有股奇怪的味道:一股淡淡的血腥,混合着浓烈的尿臊。
    她撑着手臂,想抬起身来,却一下子牵住了另一个人,两个人又倒在一起。这是相当窘的事,那个男人尽可能与她保持一个有礼貌的距离,但是两个人越要避免接触,就越容易撞到一起。每次碰撞都使他们更窘迫――他们谁都不愿坐实让他们恐惧的罪名。
    她尽量不拉动捆着的那只手,往后挪身子,摸到屋角发凉的草席,下面垫了不少湿湿的谷草,草席边沿破烂,不知有多少囚犯曾经在这里坐等他们的命运。
    她心里开始慌乱――想到先前这些人的出路,她明白她落入了无法单独处理的困境。她很想用手握住这个意外地与她共命运的人,很想与他说话,问问他所有这些使她困惑的事情。但是门上的小窗后面,看守会随时喝断他们。
    她能感觉到这个男人呼吸均匀,心跳正常,这使她也安静下来。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就像符咒的两半,因为世界无理可喻,被合在一起,才知道缘由原来只有一片。
    她到这里来,竟然落到被逮捕的境地。但是,如果她知道这几天的纠葛,会牵进几辈子都弄不清的事,她绝对不会懊悔穿过三峡的这一趟旅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