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
她站在门口,用燃烧的身心静静地倾听,直到乐曲带她走进辉煌灿烂的尾声,才推开家门。她真的看到了吴晓,看到吴晓在午后的太阳下吹完了最后一个音符,看到他眼里蒙着一片闪闪发亮的泪花。他想冲她笑一下,还未笑出却低了头,用粗粗的嗓子,用最最平常的声音,说了一句:
“我回来了。”
吴晓是从一个几乎彻底垮掉的精神状态中侥幸归来的,他目睹了父亲的暴亡,经历了牢狱的压抑,但林星终于证实:吴晓的“心死”,还是因为爱人的“背叛”。他一直认定父亲的死和自己的罪,全都是由于林星的告发!
如果这一下他就真的不爱林星了,那反倒是一种最简单不过的短痛。但当他说不爱时才发现这个爱已深深植入他的骨髓、刻进他的灵魂里了。这种伤口不能愈合的煎熬是最难忍受的。林星现在才理解为什么吴晓要逃到另一个遥远的都市,要把自己藏进一片陌生的人海,也许他那时所能想到的唯一解脱,就是躲开这个给了他失望和灼伤但又无法彻底忘掉的爱情。
这时候,他遇上了那个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华裔女孩,这时的吴晓已身无分文,白天找一些临时需要苦力的小店小铺去做小工,晚上到一些酒楼在食客桌前吹萨克斯管。这种演奏就和要饭差不多。酒楼是不给钱的,他的收入完全靠客人的小费,常常吹一晚分文未得还要遭人白眼。那天女孩正和人吃饭,看到邻桌一帮人听完一曲非但不予施舍反倒羞辱奚落,小伙子不卑不亢地听着,脸上的清高不着形迹但相当深刻。女孩被他偶像式的面孔和金子般的沉默迅速征服。她请他过来吹了一曲,然后出手阔绰,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萨克斯少年在重赏之下竟显得相当淡漠。尽管女孩的美貌、热烈和富有,以及良好的气质和教养,同样也可以让任何男人为之心动,但连吴晓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在他把林星恨之入骨的时候还会悄悄地思念她;他不清楚林星是否已经占据了他心灵中最软弱的那个深处。多少次夜深人静,躺在上海里弄的那间小旅馆闷热难当的木板床上,他默默想着的,总是林星。她贫病交加谁去照顾?没有人照顾她会死吗?这个可怕的情景不止一次在梦中把他吓醒。他恨她可一想到她这样孤独地死去他心里还是像刀割似的,他们毕竟有过生死相托的经历和约定。他与那得州女孩一直是远近适度亲而不昵的,可他向她提出的第一个求助,竟然是五十万元这样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得州女孩一口承诺了,她以美国式的直率和狂热,表达了对吴晓的爱。同时,在她的父亲和律师的操作下,又以美国式的商业规则,安排了自己的这笔感情投资。五十万元现金很快汇入了吴晓指定的地址,在为他偿还此项巨额“债务”的同时,一份授权律师办理离婚事宜的委托书上,也签下了吴晓的名字。就像当初吴长天在潭柘寺塔院里提出的方案一样,林星多情的生命总是离不开无情的交易。
也许正是因为她的生命是如此的多情,才会吸引那么多日月之光天养地护。在一个麻木的黄昏,吴晓终于看到了那位老警察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了有关他父亲的一些情况,但更主要的,说了林星。说了那个事件的始末及林星对他的炽爱、保护和援救。吴晓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信反复读烂,然后悄悄地哭了一场。当他想回家时,却发现已经身不由己了。他已经被人用五十万元买走,他已经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上了名字。那得州女孩对他全心全意,一片真情,他若毁约弃诺什么都不认了,不仅要背上良心和道德的重负,可能还将承担某些法律的责任。他的法律知识本来就少得可怜,让那律师三言两语就能弄得张口结舌。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找到林星,以致那个离婚协议他签了字也无法办成。他向他们交待的家庭住址是京西别墅,律师专程赴京到京西别墅来找林星当然一无所获。在吴晓嘴里,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妻子林星。所以那个晚上林星在德州夜总会的突然现身,几乎等于自投罗网。
林星的出现使那位得州女孩一下子看清了事情远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外滩的灯火让她清楚地看到了林星与吴晓相逢时的动情。于是她紧锣密鼓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吴晓的出国事宜,并且暂时瞒下了律师交来的那笔巨额遗产,女孩子的心肠在这个时候比谁都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