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散文(18)

2025-10-10 评论

    人类的错误不是追求完美。
    人类的错误是去实现完美。
    完美在被实现中,不仅破灭,而且刚好走向反面,使自己走进绝望。
    亚当知道了吗?他怎么说?我很想听他的。他是最有远见的。他的话全是对的。我天天碰到问题时,都更急于见到他。我朝着他的方向走,他好像也在移动,甚至移动得更快一些,就像我有意和尖脸人保持一段距离那样。他难道在躲避我吗?为什么?

    几块白粉浆在漆黑的空间里炸开,诱惑出一个赤红的球,像蛋黄那样粘腻地浮游着,腥臊又放荡地袒露它的正面。在这屏幕寂寞的右下角,幽蓝至深之处,飘移着迷幻又诡诈的光;不知谁用木炭条涂了一个瞎疙瘩,此刻好似一团浅黑色的乱线团,慢慢悠悠又小心翼翼地旋转着,像是蓄机待发,思谋偷袭什么。它在背景上每每触到了昔日残积的肌理,便不情愿地颠动一下。这种颠动没有节奏,有时颠得翻江倒海,摇头甩尾,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呕吐出来。于是,脓样的流体在一个被硬物擅开的破口里痛苦地鼓动着。雄壮的大皮管肯定都过度地充了气,发怒一般膨胀得发亮。一条裂纹刚刚撕开视觉景象,无数裂纹又交叉出现,使眼前的画面变得破碎不堪,有如灾难将临。跟着情况又有转机,补救的势头出现了。各种碎片随心所欲地拼凑出瞬息万变的图形,以赢得那个腥躁的红球儿的注目。这红球忽然炸开,血样的浆液缓缓喷向周围的一切。只要落在那些物体和非物体上,立即变成黄色汁液,流淌下来,汇成洪流。黄水中翻滚着头发、烂布和霉坏的渣沫。它们从我眼前一条宽大的河床急速流去。这种流淌,更像排泻。它们所经之处,发出强烈的森林大火般的爆响,以及扑面而来的酸味,我好像突然间无法呼吸了。在黄水向北奔去的地方,使我想到几天前经历过的那个满目鲜黄的金海。
    远远望去,那边天上有一条长长的鲜绿的云。云影上方有个银色箭头,固执地指向东南方向。
    我真不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但我已经不再惊慌恐惧。我已经有了十天以上的经验,并知道这全是人类的创造。
    今天另外一个非常重要又奇怪的发现是,当九个太阳全部落尽时,我看见头顶上的天空出现几个洞,很黑,很深,很远,隐约好像还有星光闪现,也许这星光是眼睛的一种错觉。但黑洞却给我一种真正的天空的感受,惹来一阵欢欣,可是不等我细看,黑洞消失了。于是天也像假的了。

    今天我第一次正面瞧了欧亚一眼。
    我一直不敢正视他。尽管我已经知道他是“中性”人,不会伤害我。但是我对他仍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比一个棵体的男人更令我怕。是不是由于我不但得什么是“中性”?
    然而,这些天来,他非但对我没有异常举动,反而真心帮助我。他在盂菲斯搞到一些古代药物,居然很灵验,肿消了,疼痛减轻多了,伤口上的黄颜色也渐渐变浅。我想,不该总那样扭着头不瞧人家,总应该正面看他一眼。再说对这个当今地球人类的真正模样,我也想看个究竟。
    这一眼证实了欧亚彻底是离奇的。
    他的眼睛像一对水泡儿,黑眼珠似乎潜藏在很深根深的地方。眼睛周围没有眼睫毛,上边没有眉毛,隆起的眉骨淡淡发亮。他也没有牙齿——那看上去的牙,其实是光秃秃的牙床,所以嘴巴才向里边嘬,面孔显得苍老,无法识别年龄,牙床发白,嘴唇发白,浑身皮肤像长期闷在山侗里失去了血色。汗毛已经脱落,皮肤像刚降生的猫皮,又光又粘又薄;指甲也脱落得没有痕迹,手指好比软软的细肉棍,好像一切都在萎缩、凋零、衰弱和失去水分。他毫无生气的脸上到底有没有表情?但这一次叫我大出意料之外
    就是在我的目光直对他时,他脸上露出粲然的笑。
    我肯定这一笑很不好看,然而这生命情感的真实表现,一下把我打动了。在这一瞬,我丝毫没有感到,这个生理上异样的小怪人与我有什么不同。我对他说,谢谢你,你的药灵极了,我的脚快好了。
    我也对他笑一笑,以表达真心的谢意。
    他再次笑一下,因为我的高兴而高兴。我愿意他总是这样笑,人的笑,不是表情,而是心情。好看与不好看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一笑,神奇地把陌生和猜疑转化为友好和信任。我不必再警惕他,与他保持距离,不知不觉井排走在一起了。在爬山涉水的时候,往往还会互相拉一拉手,帮助对方。虽然在抓着他那细小凉软的小手时有些不适,可是如果没有这小手,我会陷入孤立与孤独。在危险的环境里,一个陌生的生命是最大的威胁,而一个熟近的生命是最大的依靠。他说要把我一直送到我要去的地方。但他不知道亚当。也从来不同我去找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