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宝听了半天,明白过来,这老两口子确实是得寸进尺,无理取闹。当坏人时很老实,当好人时不老实。但对待这种不讲理但又有点功劳的,仍只有公家吃亏,让他们沾光,才能解决了问题。于是,熊天宝就对信访局长说,这个老大难,我特事特办,你把农业局局长通知过来,就说我在这儿等他。
片刻,农业局局长来了。熊天宝下命令般的说,解决这个老大难户我做主了,1万块钱免了,房产证给他办了,在外边的房租费也给他解决了。我看他这个老革命还有啥话可说。这钱,下个月我让财政局多拨付给你们,不让农业局掏。局长无话可说,频频点头,表示赞成。
28农业局局长走了。接着,熊天宝又接待了三个老上访户,都快刀斩乱麻处理了。
一户是东郊乡一个村的六十多岁的老农,状告乡政府把他老母亲吓死的事。老农的母亲是1994年2月11日去世的。但乡殡葬改革办给老农家下的火化通知是1994年2月1日。看起来这是乡殡改办的工作人员的失误,让这个老农抓住了把柄,上访了五六年,没人理会。熊天宝琢磨了一下,也不能一味地指责这个老农是刁民,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熊天宝来了个折中调和法,老农母亲丧葬费花了3000元,乡政府负担一半,几年来上访的车票费1000元,由县财政报销。老农很满意,一连给熊天宝作了好几个揖。
一户是县环保局职工,70岁了。他在局里有间宿舍,铺了地面,换了钢窗。11年前,局里清房,他要求包赔点损失,划一道儿就行。但局里拒绝,强行把他屋里的物品扔出了房。他一直上访,无人理睬。老职工主要是心理不平衡,局里在职人员50岁以上人员安排一个子女到单位上班,还每人补2.5万元买家属房款,局领导3.5万元,唯独没有退职的人的。所以局里让他腾房,他提出了包赔点损失。11年前,他才张口要500元。现在,熊天宝考虑,还按当年的要求恐怕难以收场。仔细推敲一下,环保局处理问题也不公平。福利事也不能顾此失彼,没有原则。比方补家属房款,夫妇一方,只能有一方享受,你这样查人头补,肯定有双职工的两头都得。熊天宝单刀直入,答应给老职工解决2000元损失款。并让老职工谁也不要找,直接找县长。老职工眼里泛着泪花,感动得直喊熊县长是清官。
一户是西郊乡一个村妇,40多岁,状告她男人强奸她。一面说一面哭一面笑,说强奸她时,前半截她不愿意,后半截她愿意。
熊天宝哭笑不得,这村妇神经有毛病。立即下令县公安局和县卫生局联合出动,对村妇采取强硬措施,把她送进精神病医院治疗。等人和车来了,往车上拽村妇时,她又呐喊,她不上访了。熊天宝对公安局和卫生局的人高声说,给她检查检查,她不住院可以让她写上保证书,再上访劳教她。那村妇就瘫在地上。
一上午时间,熊天宝解决了四户老大难信访户。工作高效,令人惊叹。县信访局作为一条信息上报给市信访局。市信访局为了抓信访工作先进典型。专门发了通报表扬,并把此事整理成典型材料交给市日报社和市电视台、市电台广泛宣传。一时熊天宝又名声大振。各县区的县区长都来找他讨教。他笑了笑说,信访工作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信访工作实际上就是人治,人治要取得成就,两个字,妥协。熊天宝还说,现在不是鲁迅时代了,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到处都有路,只是路被人为地断了。我们当官的任务,就是专补人为的断路。这段话寓意深刻,但不难让人理解。
林河县老上访户有23户,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事都有。不管什么样的上访人,熊天宝均能对付得了。一个星期他解决了15起。其中最棘手的一起,他也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其实这件棘手的事起初并不棘手,如果在当时乡政府少拿点钱,再派人上门安慰安慰,也不至于四五年让上访人省里市里县里一直跑。好在上访人还没赴京上访。赴京上访,上边压下来,县里也得解决。乡里计生小分队听说上访人的儿子计划外怀孕,便组织了二三十个人兴师动众开到上访人的家,见上访人的儿子和儿媳不在家,小分队就抄了上访人的家。当天夜里上访人的儿子儿媳回来傻了眼,儿子要找计生小分队大闹,被父亲拦住。晚上他到村东头同学家喝酒,喝沉了,回家一头栽进一眼井里淹死了。上访人找书记乡长说他儿子被他们乡计生小分队逼得跳了井。这个时候,书记、乡长如果迅速派人调解,人命关天,给上访人几千块钱补助,也就息事宁人了。可乡里领导偏没人理会。还说他敲诈乡里,上访人上访到省里,省里交给市里,市里又交给县里。县里觉得头痛,不敢轻易表态,怕引起全县连锁反应。因为全县好几个结扎户生病,都来上访,说是计划生育结扎引起的,让他们做鉴定,他们又死活不去。所以上访人提出儿子被乡计生小分队逼死要赔5万元的事就一直搁置下来。熊天宝觉得时间长了,上访人的儿子喝多了栽到井里,还是乡计生小分队逼死人,一时很难辨清。所以熊天宝决计还得向上访人让步,当场表态给上访人4万元。县里拿一半,乡里拿一半。上访人愉快地接受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邓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