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42)

2025-10-10 评论

    金建设有这方面的体会,他当副乡长想进一步弄成正乡长,可没少跑路。他依稀记得通过县委司机班的一个司机搭桥,见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部长说还得见正部长。正部长又指点他再找管组织的县委副书记。副书记又推脱说,还得找正县长。通过县长的秘书引荐见了县长,县长最后表态说,你还得过民主测评这一关。金建设还依稀记得,为保证多数乡干部投他的赞成票,他分别悄悄地摆了五六桌,酒还得由客人说,不能低于剑南春。光请客这一项,金建设就花了几千元。事后,他曾感叹地说,和平年代的官真不容易当呀。以后,他要做了管官的官,一定要凭实绩用干部,不能让有事业心有上进心的人寒心。今儿个,熊天宝表态科级干部再延长两三年,至少使那些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丑恶现象推迟发生两三年,也使他这个组织部长多省两三年心。于是,金建设立即响应说,我非常赞赏你这个决策,这样做既能稳定干部队伍,还会促进全县的工作。换一茬领导一两年情况才能熟悉,绝对影响工作。方案现在就起草。
    说罢,金建设便愉快地走了。有了熊天宝的尚方宝剑,他做工作就有底数了。金建设大事也请示,小事也请教。隔天,金建设又来找熊天宝,说有个事情需要熊书记决断,一个离休干部遗孀还想继续订份《老人春秋》杂志,按规定离休干部死了,家属是不能有此待遇的。那遗孀死缠活缠金建设,非让金建设命令老干部局给她再订一份。熊天宝问,每年多少钱一份?金建设回答,39元。熊天宝心里说,屁大的事也来找我,但嘴上说,你说订就给她订一份吧。金建设说怕连锁反应,其他20个遗孀也缠他。熊天宝说,那你就看着处理吧,不是700多元吗?金建设笑着走时,说,中,我看着办。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找熊天宝说新闻报道补贴的事。建议以后林河县的新闻报道要上新台阶,建立激励机制,谁能在市级新闻单位发表一篇,照稿费补钱;在省级新闻单位发表一篇,照稿费两倍补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发表一篇,照稿费3倍补钱;在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头版专题报道一篇,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中央级的头版头条还额外奖一级工资。
    这是天大的好事。新闻宣传稿件发表得越多,林河县的外部形象越高,县委的名声越好,也证明了熊天宝领导有方。熊天宝没有迟疑,立即作出回复说,可以。但又笑了笑说,可以倒可以,咱只补贴奖励正面报道。宣传部长附和说,那当然,对有损林河县的报道不但不奖,反而得罚。熊天宝怕宣传部长怀疑他心胸狭窄,便说,罚倒不至于,某种程度上,善意的批评稿件还是帮助我们做工作的。就好比人脸上有个污点,自己没有擦掉,别人帮你擦掉,还是应该报之以礼的。
    熊天宝琢磨了一下,凡找他说钱的事的,大都是县长王太和的主意。县长就是管钱和管人事的,他的任务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讲的,弹钢琴,用人,出主意,高中低音都得奏响,使旋律和谐动听。
    熊天宝把王太和叫来开门见山地说,哪个部门找你要钱,你认为该批就批,没必要再让他们找我,找我也得推给你再批。哪个单位需要进人,你认为合适就批准,也不必再与我说,只是在如何开源敛财上,我与你提点参考。王太和就掏出笔记本做出记录的样子。熊天宝摆了摆手,说,不必记录。我简单提点见解而已。王太和把记录本收起来,又做出毕恭毕敬洗耳恭听的样子。
    熊天宝就像老师与学生讲课一般,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大致意思是,控制预算内开支,放开预算外开支。要多鼓励有行政事业收费的单位多创收。对财政局的预算外收入,定个比例,创收单位得大头,县财政得小头。定好了比例,应该把单位预算外收入毫无保留地返回收费单位。同时县财政留下来的钱要注意向经济实力偏低的单位倾斜。经济实力强的单位,财政上多拨给他们10万元,他们也觉得不多。经济实力弱的单位,多拨给他们两三万元,他们就喜出望外了。熊天宝反复讲,这是他当县长时的一己之见,不见得多正确,但这样做,至少能得到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拥护。
    王太和没有提出异议,而是一再说这个建议高明,他要很好地抓好落实。
    36听说县委书记熊天宝也能批钱,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县委书记、现任老龄委主任也来找熊天宝说经费的事。熊天宝了解老书记在林河县的历史,很有手段且又德高望重,曾担任过两届县委书记,无人对他提出异议。老书记现在虽然在林河不是一言九鼎之人,但他的话还是有人愿意听的。如果老书记这个退职多年的老领导喊上熊天宝一句好,能超过现职的十个局长说好。于是,便一面让座一面亲切地说,老书记,你想增加多少经费,请开口。老书记倒不好意思张口了。因为老书记懂得规矩,县这一级一般管钱的是县长,书记是管人的。他自己当书记时就没有批过一分钱。凡是涉及钱方面的事,他总是推给县长。憋了半天,老书记才吞吞吐吐地说,两万元吧。现在市里老龄委也常来检查工作,需要招待。还有,咱们要创建尊老敬老模范城,也需要经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邓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