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方案也被贺曙光否定了。否定的理由是村里没钱,而且,也没有工业企业的管理经验,所以,必须与人合作。
在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之间,贺曙光倾向于第三种,这样可以保证村里占大头,既利用了外商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又没有影响村里的决策权。
贺曙光的想法立刻得到包括七叔公在内的村委会大多数成员的赞同。事实是明摆着的,这是一个最好的开发方式。于是,七叔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于事先已经得到村委委员的认可,而且每个村委委员实际上都代表了一部分村民的利益,他们其实早就沟通过了,因此,这次村民代表大会开得比较顺利,几乎人人都赞同这么做。
大佬张虽然不算村里人,但是也旁听了大会,给他最大的感觉是村里比他们那里民主,做什么重大决策,还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而当初他们在部队的时候,虽然也有士兵委员会,并且大佬张还是士兵委员会的委员,不过,当兵十几年,部队上有什么重大决策要他们举手的?大佬张想了半天,凡是让他们举手的,都是生活上的小事情,比如增加一个篮球场或春节改善伙食这样的事情,有关前途命运的大事情,比如他们是不是要集体转业到深圳来这样的大事情,哪里有他们举手的份?
大佬张把自己心里的感触对贺曙光说了,贺曙光回答:那当然,部队怎么能跟老百姓相比呢?部队强调坚决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也像我们这样搞举手民主,那不乱套了?
“也不光是部队,”大佬张说,“地方上也一样。就说我们现在的长城建筑公司,也有职工代表大会,但一年开不了一次会议,开会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发一些纪念品,听领导做报告,并不真是要讨论什么重大决策。”
贺曙光听了没说话,他对国营单位上的那些事情并不了解。比如大佬张刚才说的什么职工代表大会,他就是第一次听说,所以,不知道与村民代表大会有什么区别。不过,他知道,太民主很了也不行,真要想讨论一个重大决策,只能是几个人小圈子里面研究,如果真要是放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百人,七嘴八舌,最后肯定是讨论不下去。再说,凡是重大决策,一开始都是要保密的,怎么能让几百人共同讨论呢?
想到这里,贺曙光嘴巴里突然冒出一句:太民主了也不行。
贺曙光说完之后并没有当回事,但是大佬张却想了好长时间,想:贺曙光是领导,是不是凡是领导都不喜欢民主呢?想到最后觉得是这样,因为民主是对领导权力的一种限制。谁愿意主动被人限制呢?
25
虽然是经过民主决策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执行不下去。
村民虽然举手同意这个方案了,但是真要他们掏钱的时候就不愿意了。贺曙光当然是希望大家踊跃掏钱,这样,村里在占的比例大一些。可村民不这么想,每当贺曙光动员他们掏钱,就像是要掏他们的心。他们总是问:如果我把钱掏出来了,但国家政策突然变了,又来征用皇坟岗了,怎么办?村里是不是能保证我们不受损失?
“不是我让你们掏钱,”贺曙光说,“这种合作方式是你们一致同意的,我只是代表你们具体执行这个方案。”
村民不管,不能保证他们不受损失他们就不掏钱。
贺曙光对大佬张说:你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村的民主。行使权利的时候他们“民主”,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们要“集中”了。
贺曙光找七叔公。七叔公除了摇头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没有直接对贺曙光说,却私下对戚福珍说了,说农民搞工业就是不行,观念就不行,这根本就不是“掏钱”,而是“投资”,投资就是有风险的,谁投资谁收益,谁也就自己承担风险。
戚福珍把七叔公的话学给贺曙光听,贺曙光很受启发,同时疑惑,说我们上的学比你老豆多,也比你老豆年轻,怎么知道的还不如你老豆多呢?
“什么‘你老豆’?不是你的老豆呀?”戚福珍不高兴了。
贺曙光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立刻道歉,说对对对,是我老豆,我们两个的老豆。
戚福珍笑了。并且把秘密告诉贺曙光:村里订了几份报纸,老豆天天看,当然知道很多新东西。
“那我们也订几份报纸吧。”贺曙光说。
戚福珍当即答应,说这事贺曙光不用操心,交给她办。最后,在实际“办”的过程中,戚福珍并没有去订报纸,而是每天把七叔公看过的报纸带回来,晚上让贺曙光看。戚福珍这样做也不完全是为了省钱,她把本来订报纸的钱用来买书了,买了许多经济管理方面的书,她看,也让贺曙光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