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曙光兴冲冲地回到家之后,却没有顾得上把好消息告诉戚福珍,因为家里一屋子人,特别是带娣姐姐也在,贺曙光当然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要戚福珍当报关员的事情。
带娣是专门回来给戚福珍做衣服的。
戚福珍生了戚贺鹏之后,特别是按照二叔婆的方法发奶之后,胸部明显增大,并且整个人也胖了不少,长圆了。按照一般观点,女人生孩子发胖是坏事情,至少从美观的角度看是坏事情,但在戚福珍身上相反,福珍胖了之后,特别是胸部大了之后,明显比以前好看了,更像一个成熟的女人了。不过这也带来一个新问题,以前穿的衣服穿不了了。如果还穿以前的衣服,从背后看,肩膀太窄,背上臃肿,难看,从迎面看,胸部太大,衣服包不住,还是难看。总之,衣服小了,不合身了。以前一天到晚在家里倒不觉得什么,现在想着要出去上班了,太没样子不行,所以这两天紧急张罗着买衣服。到桥社和东门口跑了两天,没买到满意的,不是尺码不满意,就是式样不满意,主要是买不到像她这个尺码的成熟女人穿的衣服。村里还有人从香港带衣服回来送给她,看上去很好,一穿在她身上,立刻就不是那个味,为此,戚福珍很烦,说不出口的烦。
戚福珍的烦恼通过七叔婆的嘴巴传进了二叔婆的耳朵。
“不碍事,”二叔婆说,“我让带娣给她做。”
七叔婆一听,宽心了。带娣的手艺她是知道的。当初贺老二见带娣细皮嫩肉,不是干农活的料,就想让她学一门手艺,特意托人从广州买来一架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缝纫机抬进村的时候,家家都跑出来看,关系近的,还上前帮忙,而贺老二则满面春风地给大家发香烟,搞得跟做喜事一样。后来,贺老二还专门安排带娣到广州跟师傅学过。回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报纸,铺开一看,全是报纸裁剪的衣样。再后来,带娣就是凭这些报纸裁剪的衣样为村里人裁剪缝纫各种各样的衣服。可事过境迁,如今带娣早已经嫁到了宝安,而村里人也越来越讲究,连大陆产的衣服都不想穿了,基本上都穿从香港买来的新衣裳,哪里还有人找她做衣服?不过,现在戚福珍的情况特殊,必须特事特办,二叔婆紧急招回带娣给戚福珍做衣裳。
贺曙光回来的时候,衣服已经做好,正在试穿,七叔婆和二叔婆都在。
带娣看见贺曙光似乎很兴奋,不知道是原来就兴奋还是见到贺曙光之后才兴奋,总之,她兴奋地叫起来:“你回来得正好,快看看我做的手艺怎么样。”
贺曙光当然说好,好,非常好。
这也不是客气话,确实是好,起码比戚福珍以前的衣服合身,合身总比不合身好。
二叔婆则说:“你要是有空,就把带娣送回宝安。”
“没关系的,”秀琴说,“我自己坐车。”
“这么晚了,哪里有车坐。还是让贺曙光送你,快去快回。”七叔婆说。
结果当然是贺曙光送。所以,他就没有顾得上跟戚福珍说报关员的事。
贺曙光此时正开着车送带娣回宝安。路不好走。由于正在修路,到处都在施工,给贺曙光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当年带娣姐姐骑自行车带着他去宝安的时候路好走。
贺曙光开的车叫的士头,就是上回送麦建新去医院的那辆车。的士头也叫农夫车。在日本是农夫用,到了中国就当轿车用了,但毕竟不是轿车,所以进口关税低,村里从节约的角度考虑,当初就买了这辆车。与真正的轿车相比最大的差别还不在于后面有一个小卡车的车厢,事实上很多中国人买回来之后把车厢上面安装了一个盖,看上去跟真正的轿车差别不大,但只要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一跑,立刻就能体会到与轿车的差别了。因为士头仍然采用钢板减震,而不是弹簧减震或气囊减震,所以一旦遇上路况不好,颠簸就相当厉害。现在贺曙光和带娣姐姐就在一起颠。由于担心带娣受不了,贺曙光一边开车,一边不时地侧过头看带娣。当然,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开车,所以每次看带娣的时间非常短,看一眼,马上就回来,再看一眼,还是立刻就回来,看得带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贺曙光很想找一些话说,可刚想说什么,就立刻想起当年跟着带娣姐姐去宝安,自己把鼻子顶在带娣姐姐的腰上,惹的带娣姐姐咯咯笑的情景。于是,他就先笑起来。
贺曙光一笑,带娣还不知道他笑什么,也笑起来。笑着问贺曙光笑什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