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94)

2025-10-10 评论

  “其实我并不抽烟,”王寿桃说,“要了也根本没有用,但是如果不要,别人就说你有架子,就看不起他,所以有时候也只好违心地收了。”
  王寿桃讲的是实话,调查组的同志也知道他讲的是实话,但是,大概是调查组的同志想有意放松一下气氛,开个玩笑,随口说:下次你要是再收到烟,干脆送给我们抽。说完,大家都笑了,一切仿佛就要过去。可王寿桃偏偏又多话了,说可以呀,没问题呀,我办公室里正好就有,给你们抽吧。说着,还真让秘书从他的办公室里拿来两条软中华。调查组的同志当然不是真要,但如果执意不要,搞得像彻底划清界限一样,就真的不近人情了。没办法,为了近人情,也为了避免说是收被调查者的礼品,于是当众把烟拆开,说大家抽。
  当众拆开大家抽不算收礼品了吧?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谁知道,就是这个当众拆开,惹出来大问题。因为那两条软中华根本就不是烟,而是一卷一卷的现金。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调查组检查了王寿桃的办公室和住所,查出不少类似的东西,于是又重新开始调查,终于让王寿桃被“双规”了。
  对于王寿桃的“双规”,最想不通的是贺曙光。他逢人就说:“不会呀,这么廉正的领导,怎么会有经济问题呢?”刚开始,他这样说的时候,旁边的人还比较有兴趣,还想从他这里打听一些关于王市长被“双规”更多的细节。后来,他翻来覆去就这两句话,知道的并不比旁人多,听的人也就再没有兴趣了。渐渐地,王寿桃的事情也就被人们淡忘了。生活还在继续,深圳的人生活压力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前一任市长是谁都记不清了,谁还关心一个被“双规”的副市长呢?
  七叔公已经老了,他现在很少说话,如果偶然遇见村里几个岁数相当的人说说话,那么必定要说到他的外孙戚贺鹏。
  “浪子回头金不换。”七叔公说,“我的外孙我知道,孝顺。孩子只要孝顺,即便是浪子,也一定会回头的。”
  七叔公告诉人家,现在外孙在澳洲学习得很好,语言学校已经毕业了,现在在上大学预科班,过完春,就要上大学了。
  七叔公还把戚贺鹏从澳大利亚寄回来的照片给人家看。照片上的小伙子很帅,丝毫看不出来曾经服用过摇头丸的样子。
  贺子强又拿出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新的报告。这份报告主张合理利用、改造、治理遍布整个深圳的城中村,不能把所有的城中村都当作城市的“牛皮癣”一律铲除。对于偏远的城中村,报告建议改造成富有特色的观光民俗旅游景点;对于像罗沙村这样位于中心地带的城中村,报告认为应当利用原有的建筑加上适当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管理,改造成为外来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廉价租房的场所;对于那些离中心有一定距离但也不是很偏远的城中村,应当根据过去二三十年来已经形成的习惯改造成各具功能的社区。据说他自己认为这份报告比上一份符合实际,但是有关方面的反响却没有上一份热烈,最后到底会怎么样,现在还很难说。
  贺曙光看了这份报告后,说关于城中村的改造,急不得。到时候自然就改造好了。
  贺子强对哥哥的评价不以为然,但是他女朋友师飞雪却刮目相看,说他哥哥真了不起,已经完全不像农民,像领导了。

  深圳河仍然不得安宁。在深圳即将迎接建市三十周年之际,深港双方终于就共同开发深圳“飞地”达成共识。
  所谓“飞地”,就是罗沙村西面那片因深圳河改道落在香港而地权仍属于深圳的区域。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三十年前,微不足道,可三十年后,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这“块飞”地成金了。
  深圳方面打算让飞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为深港一体化和建立“深港创新圈”的大战略做出贡献。具体设想是把它建设成一个特殊的经济开发区,利用香港在管理、法制、人才和基础建设的优势,同时通过特殊政策,使内地人自由进出,引入内地人才和劳工,尽取一国两制之所长。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美好设想并没有落实。因为有港人担心港深经济关系太密切会影响香港的国际性。说到底,是深圳河两边的经济实力悬殊太大。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深圳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今非惜比,而香港也需要通过双方互补实现资源节约并促进香港制造业再提升。如此,双方终于达成共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