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人刚刚购买了房子,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搬家后两人并没有多少财力购买家具。有一次姜岩的姐姐姜红去他们的新家,发现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一套大沙发和电视,房间里显得空空荡荡,便问:"你们怎么不再添置些家具?"姜岩回答:"我也想啊,可是王菲忙着赚钱呢,总加班没时间,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啊。"
尽管经济状况紧张,但是,姜岩依然以满足王菲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因为王菲喜欢木制的玩偶,省吃俭用的姜岩硬是花了好几百买了三个限量版的玩偶。
然而,年轻的王菲却并不像姜岩那样懂得为对方付出,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作为20出头的男孩儿,他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也缺乏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责任感。
在工作上,王菲是尽心尽力的,甚至是出类拔萃的,我们看到的很多名牌广告都出自王菲之手,而且一个小男孩儿每月的月薪能够拿到2.5万元,超过普通白领很多倍。但是,初恋中的王菲还不懂得怎样考虑女友的感受。有一天,王菲拿着一张10万元的存折得意地对姜岩说:"看我能干吧?我攒下了这么大一笔钱。"姜岩刚想夸他几句,可是她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窟,王菲晃着脑袋天真地说:"你的钱是我的,我的钱还是我的。"敏感的姜岩心里一阵收缩,但她没有爆发出来。
2006年年初,姜岩已经和王菲谈了5年的恋爱了,看看周围相同年龄的女人早已结婚生子,姜岩便想在30岁前结婚,可是她没有想到王菲居然不同意。伤心的姜岩提出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刚刚25岁的王菲虽然不想这么早就结婚,但想到要放弃和姜岩5年的感情,心中实在不忍,于是答应了。但王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不举行仪式,不摆酒席。姜岩感到非常委屈,可是为了自己坚持了5年的感情,她最终同意了。在姜岩的死亡博客里,她含泪追述了自己委屈的结婚之路:"那是怎样的婚礼!没有宴席,没有婚纱照,没有结婚旅行,甚至没有喜糖,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祝福。我呀,要嫁的那个人——当我对他笑时,他会觉得快乐,当我对他哭时,他会感到心痛。当他看着我时,他会觉得世间无可取代,当我离开他时,他会痛不欲生。他的眼里只有我,他的心里也只有我。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就是我心里想嫁的那个人。我这样期盼着,向往着,在心里描绘着。"
2006年2月22日,姜岩和王菲仓促完婚后,王家因为在与姜岩结婚问题上的分歧,与姜岩关系开始冷淡,双方很少直接联系。
姜岩和王菲婚后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婚后的王菲作为一个男人也希望能够尽力承担起供养家庭的重任,但刚认识的时候由于姜岩的收入比王菲高,这多少让他有点抬不起头来,他希望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出成绩挣到更多的钱来养家。王菲从事的是广告行业,这个行业压力很大,而且作息时间不固定,工作繁重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熬个通宵更是家常便饭。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姜岩期望丈夫能在身边相守,她不愿意独自面对冷冷的房间,屋里没有王菲就仿佛没有了家的温暖。姜岩在博客上记录了这种感受:"今晚,照例是孤独陪伴着我,小区的暖气突然停了,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我竟然毫无睡意。我又加了一床被子,还是很冷。寒意从足尖慢慢向上侵蚀,直入我心。辗转反侧间,我看到了床头柜上他的照片,他笑得那样明亮,那样青春无邪。我把照片拥入怀中,胸口居然有了暖意。能抱着他的感觉,真好!"
独守空房的姜岩难免对王菲有几分抱怨,而这种抱怨对王菲来说则更增加了他在工作和家庭上的压力,矛盾随之产生。
这边姜岩抱怨王菲,而王菲对姜岩也满是抱怨。尽管他们两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但是在相识之后尤其是结婚之后,因为王菲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独守空房的姜岩就靠玩网络游戏打发无聊的生活,而且烟抽得越来越凶,有时候一个晚上能抽一包多,加上姜岩偶尔也参加一些网友的聚会,这让王菲很不高兴,王菲多次劝说姜岩离开网络,不要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但是,姜岩总是不听。
有一次,王菲下班回家已经是深夜1点多了,一进家门,闻到满屋子的烟味,姜岩还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王菲忍着怒火说:"我还没吃晚饭呢,你给我弄点饭吃吧。"但是,正忙于网络拼杀的姜岩根本不理王菲的茬儿,王菲一赌气,走进卧室"哐"的一声关上了门。为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