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方式是大陆在各种竞赛中胜过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对台湾占有压倒性优势,在制度上比台湾更优越。以不战之战屈人之兵,中国的四个方向缔结城下之盟。这样,主动权掌握在大陆手中,台湾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无论是绿营或蓝营当政,这个模式都同样有效。当然,保持压力的目的不是要压迫台湾,而是要使统一后的国家较为均质,两岸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协调。为此,大陆应该主动作出一些调整,只要台湾做得好的部分,就向台湾学习。绝对不能一味地压迫台湾让步,或者过多牺牲大陆的利益而迁就台湾。实际上,这是一场隐形战争,双方在战场之外进行大规模较量。其中,大陆的军事力量必不可少。大陆军队仍需要以台湾及可能涉及台海战争的国家为假想敌。虽然大陆是胜者,但这场“和平战争”的结局是双赢:大陆得到了台湾,台湾得到了大陆;台湾不再忧虑战争,大陆不再担心分裂。统一不是两岸简单的相加,而是真正的融合。最大的胜者是全体中国人。
两岸和平竞争的结果是,大陆不必发动战争而得到战争带来的好处,减少统一后的分裂因素;可以用军工带动广泛的产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技术产业。所有这些发展,当然不是全部对准台湾。先进的武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在任何时候,大陆都必须有充足的使用武力的准备。但是,其中需要谨慎把握的是,在达到统一的目的之后,中国应控制住大规模扩充军备的冲动,保持地区稳定,不把强大的军事力量用于对付其他国家,除非受到直接挑衅。至于经济、文化、制度、技术等方面,大陆肯定是两岸竞争中受益更大的一方。无论台湾的执政党是争取独立还是寻求统一,都会对大陆构成挑战。前者是军事挑战,后者是制度挑战。只要大陆愿意认真应对挑战,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同样,最大受益者将是全体中国人。
中国地图上的坐标系
如果在地图上画一条中间线,而且与东西边界的距离大致相等,那么,这条线在兰州-成都-昆明一线附近。再向北延伸到内蒙古中蒙边境上的哈日敖日布格,向南延伸到元江(红河)岸边、中越边境的云南河口县。线上的这三座省会城市经度相近,都在东经104°左右,成都比另外两城略偏东一点。在地理上,它们位于中国的中部;在经济上,它们却都是著名的“西部”大城市。中国的经济地理重心多么偏东,由此可见一斑。三城在本省的位置也是很偏东。它们所在的省,甘肃、四川、云南,都是面积大省,彼此相连,从中国北部边界一直延伸到南部边界。在这三个省以西只有三个省(自治区):新疆、青海、西藏。西部三省(区)的面积广大,人口稀少,环境脆弱甚至恶劣,文化独特,许多人有强烈的宗教情感。中国真正的少数民族(对汉文化了解、接受较少,同时又有自己顽强文化和宗教传统的民族)大都生活在那里。因此,三省(区)需要特殊对待,对于那里的居民和环境,经济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东与西的重要区别。
这条分界线可以帮助理解哪里才是中国的“西部”,避免西部开发在开始时就陷入无益的争论。中国真正的西部并不适合“大开发”,那里首先需要的是生态保护,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生态保护。只要生态保护做好了,不需要额外努力,人们的生活就会得到极大改善。西部占全国面积近一半,包括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的全部,内蒙古、甘肃、四川、云南四省区的西部。但西部的人口只占全国的6%左右,还包括了兰州、成都、昆明这些位于分界线上的大城市。除四川、云南两省外,其余各省区都有严重的沙漠化、荒漠化。如果只考察新疆、西藏和青海三省区,那么,西部更是地广人稀。三省区的面积占全国的36%,人口却不到全国的2%。在那里“大开发”,在经济上是低效的,在生态上是有害的。
根据这条地理中间线,宁夏、陕西、重庆都是中部省(区、市)。它们现在被当作西部地区,是因为自元朝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领土的东部,准确地说,在极东部,与海岸线的直线距离一般不超过200公里。只有离海大约有300公里的南京是个例外。但南京位于长江岸边,航运便利,是富饶的江南地区向内地的延伸。中国的重心严重地向东部倾斜,尤其是向东南倾斜。除了沿海地区之外,仿佛其他地方都变成了西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