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源,保护本土和已经在中国获得的土地,日本从中国一直打到东南亚。这个事实已经证明了日本不适宜扩张——不仅在战略文化上不适宜,在地缘政治上更不适宜。日本发起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队遍布东亚和东南亚,一步一步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敌,目的却只是为了保住最初的扩张成果(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华北)。所以,这个扩张从一开始就是非常脆弱的,难以持久,在某个时刻一定会出现激烈的反弹,伤及日本本土。如果日本再次出现扩张的态势,它仍将必须一路扩张下去,直到灭亡,否则就保不住最初的成果。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决定的。
在台湾岛以北的海域有许多小岛,这些岛屿现在为日本所有。以这些岛屿和礁石为中心,日本声称的专属经济区连绵不断,完全把中国和太平洋隔离开了。在海上石油运输线上,中国对日本占有优势,因为通往日本的航线需要从中国海岸之外经过。中日之间的竞争还体现在对原油的争夺。中、日、韩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区。中日在俄国的输油管线走向上有过激烈的竞争。如果有一天日本从美国阵营独立出来,而俄国对中国的防范之心继续加重,将出现日俄联手应对中国的可能。那时,中美会找到更多的共同利益。不过,日俄之间有一个大的争端,即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因为这四个小岛,日俄在二战后还没有签署和平协议。朝鲜是第二个技术上仍与日本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因为有俄国和朝鲜,与中国关系闹得太僵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对华政策仍将以牵制为主。
一般而言,大陆国家倾向领土扩张,岛国注重扩张商业利益。这是因为岛国有航运之便,却不容易守住扩张之后的领土。但日本是一个例外。它以一个岛国倾力在大陆扩张,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现在成为日本担心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20世纪上半叶,领土扩张也应该适可而止。占领或瓜分一个人口较多、有明确历史和文化认同的国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不能彻底消灭受到伤害的国民的意志,或者与他们达成和解,施害国以后就一定会吃到苦果。沙俄时期就开始建立的苏联帝国瓦解了。现在,俄国的周围有许多警惕的眼睛。德意志第三帝国灭亡后,不仅失去了它侵占的领土,还失去了大片原来属于德意志人的土地,领土反而缩小了许多。日本是一个岛国,战败后只被打回原形,几乎没有领土损失,甚至还能继续据有琉球。原因是日本只来了一支占领军,没有分割它的土地,同时也得益于岛国土地很难再被分割的事实。
日本是典型的边缘国家,在地理和文化上都是如此。在地理上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边缘。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文化边缘地位。它原来是中国文化的边缘,现在是西方文化的边缘。日本位于边缘位置的原因是它愿意把外来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这个说法不否认日本很好地保留了本土文化。在保护本土文化方面,日本做得比中国好得多。甚至可以说,东亚古代文明的根现在在日本。这个事实表明,在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如果没有毁灭本土文化的强硬政治决心,本土文化、乡土文化完全可以生存下去,枝繁叶茂。
岛国的地理位置是日本的优势,也是日本不可弥补的劣势。日本不可能保持英国式的“光辉孤立”,因为美国不允许。日本也不可能成功地玩弄英国式的均势,因为东亚大陆没有太多的空隙供它上下其手。况且日本也不是玩弄均势的高手。中国统一而又繁荣的时候,欧亚大陆东端只有一个大的国家,几乎是铁板一块,无隙可乘。分裂的朝鲜半岛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也不可能倒向日本,因为日本不能得到半岛南北的信任。因此,在东亚大陆上不存在均势——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日本只是美国维持东亚不平衡“均势”的一个棋子。孤立的日本只能依附某个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仍将是美国的附庸。
挥之不去的上岸情结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缺乏资源的岛国,那里的人们有强烈的危机感。岛屿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在过去200多年,英国对欧洲大陆的事务一向冷眼旁观,保持它的离岸平衡手的地位,直到大陆上的均势可能被打破。日本不同于英国。只要具有一定实力,它总想登陆,有很强的“上岸情结”。一个在地理上处在亚洲边缘的岛国,如果想主导亚洲大陆的事务,而不是起离岸平衡手的作用,只能像美国那样建立众多的军事基地,与众多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在目前,日本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不会得到美国的批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