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朗内部的改朝换代。萨珊王朝的第二个王沙普尔一世(241-272在位)3次打败罗马大军,在260年的那场战争中俘获了罗马皇帝瓦勒里安。337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临去世前受洗为基督徒。他死后,萨珊王朝与罗马帝国的战争(337-350)启动。起因是罗马帝国停止迫害基督徒,接着以基督教的保护者自居,为此与萨珊王朝发生冲突。在西方接受基督教之初,宗教就成为战争的诱因和工具。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罗马又称拜占庭。萨珊与拜占庭的战争连续不断,双方的战争一直持续到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亡。在阿拉伯人之后,伊朗或者被外族(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帖木儿)占领,或者陷入分裂与内战。然后,欧洲人和俄国人从不同的方向来了。
1801年,俄国兼并臣服于伊朗的格鲁吉亚。俄伊双方在1804-1813和1826-1828年间爆发了两次战争。最终伊朗骑兵不敌俄国炮兵,俄国占领了高加索地区。赫拉特(在今阿富汗)也曾隶属伊朗,1837年,在俄国的支持下,伊朗包围了谋求独立的赫拉特,但因为英国出兵干涉而撤围。1856年,伊朗趁克里米亚战争之机占领了赫拉特。但最终英国打败了伊朗,伊朗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影响力。1907年,俄国与英国划定它们在伊朗的势力范围。俄国控制北部,英国控制东南部,中间有一个缓冲区。1941年,苏联和英国分别出兵占领了伊朗。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出席。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这个会址是斯大林选定的,这时的伊朗北部在苏联占领之下。战后,英苏军队撤出。1951年,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1951-1953在位)开始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时候,遭到有巨大利益的英国激烈反对。但这时的英国已经力不从心。丘吉尔告诉美国人,如果不推翻摩萨台政权,伊朗就可能倒向苏联。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政变。早前与摩萨台斗争失败而逃走的巴列维国王夺回了权力。与独裁的国王相比,摩萨台首相是议会选举的,他也是亲近民主的。民主不敌石油,这不是最后一次。1979年,在各地的抗议中,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国王再次出逃。伊朗扣留了美国使馆人员,美国派特种部队援救,中途失败。1980年,伊拉克的萨达姆趁伊朗革命之机,出兵进攻。两伊战争打了8年。美国一直向萨达姆提供援助。
现在,美国军队已经从三个方向包围了伊朗:东方在阿富汗,西方在伊拉克,南方在印度洋和波斯湾。仅此一个态势,美国就需要抗拒很大的诱惑才能够不去进攻伊朗。伊朗受到很大的威胁。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总是连接在一起。美国在伊拉克的占领是不稳定的,撤军之后局势将更动荡。伊拉克什叶派教徒占总人口的60%,阿富汗的塔吉克族占总人口的30%。伊朗在这两大人群中很有影响。这两个国家的部分领土都曾长期在伊朗的统治之下。伊朗现在没有利用它的地缘政治优势,没有支持两国游击队员如果这些游击队员愿意向美国学习,他们也许会自称为“自由斗士”……这是因为伊朗面对的威胁太大,不能轻举妄动。一旦威胁有所减轻,就不能保证伊朗不会这样做。现在两边处在微妙的平衡状态。
伊朗与西方的对立至少有三重原因。其一是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持续1000多年的怨恨。伊斯兰革命以后的伊朗是一个宗教国家,加重了对立情绪。其二是伊朗与西方世界有2000多年的战争史,近100多年来有很长时间受到英国和美国的操纵。其三是地缘政治的。伊朗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霍尔木兹海峡边上的国家。它有能力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并被美国视为主要敌人。伊朗位于波斯湾以北,里海以南。美国在波斯湾有舰队,俄国在里海占主导地位。争夺伊朗是英国(美国)与俄国(苏联)在欧亚大陆南部的地缘政治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
在苏联解体后,俄国已经不再和伊朗接壤,三个高加索国家隔开了它们。俄国向南寻求出海口和暖水港口的路上又多了障碍。但伊朗在俄国的战略棋局中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棋子。俄国不会放弃伊朗,伊朗也需要俄国的支持以加强它面对美国时的力量。虽然在陆地上被隔开,但俄国和伊朗可以通过里海的船运往来。一旦伊朗与美国处于战争边缘,俄国可以很便捷、很安全地向伊朗输送物资。所以,美国和以色列如果要对伊朗动手,恐怕没有打击和入侵伊拉克那么容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