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22)

2025-10-10 评论

    “爸爸,你和妈妈的,”我把装包子的碗递给父亲。
    “你呢?”父亲没拿。
    “我已经吃了一个,这二个是你们的。”
    “你连撤谎都不会,五角钱哪能买三个这么大的肉包子?”父亲说,“你喜欢吃,你就吃吧。”
    正说着,母亲端着碗筷进来,把筷子插入墙上的竹篓里。“六六,一早你就没影了。也不帮妈举杆杆晾衣服。人一大就不听妈的话。也是,竹子都靠不到,还能靠笋子?养这么多儿女,一个不如一个,”她越说声音越不耐烦。
    我说,妈妈你别念叨我了,我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呢。
    母亲也看到碗里的肉包,果然十分高兴,竟然忘了问买包子的钱是哪来的。“买这么贵的东西做啥子,你去哪点了?”
    我说,我去石桥了。
    她拿起包子的碗,想起什么似地,问我在石桥哪家馆子买的?
    我说,当然是水馆子,每个人都说那儿的肉包子肉饺子好。真是人多得很,还排队。
    我的话未说完,母亲手一甩,把碗撂回柜上。她扶住绷子床的柱头,干呕起来。“水馆子的包子,”母亲恶心地摇头,她接过我递上去的湿毛巾,拿在手里坐在床沿上。
    “你这人太疑心了点,”父亲不快地说。
    “哪是疑心?”母亲说,“那是啥子年?”
    从母亲不太连贯的话语里,我听出了个大概:灾荒年水馆子的包子是用小孩的肉剁烂做的馅。吃了包子的人还想吃,这才生意红火,就象现在火锅馆里的人,往汤料里放大麻根、罂粟杆一样。当年有人发现馅肉里有手指甲,告发了。公安局把开馆子的两夫妻给逮了,馆子给抄了闭了,好多年,店才重新开张,归了街道合作企业。
    街上老太婆瞎嚼嘴,父亲说。
    那阵子肉多稀罕,可水馆子的肉从哪儿搞来的?而且鲜得要命,比味精还鲜。说没证据,也有证据,母亲说和她在一起抬了一两年石头的联手,联手三岁的娃娃也是那阵子失踪,连个影也找不到。联手最先一说起泪就叭嗒叭嗒地掉,后来不哭了,就跳进中学街操场坝那口古井。尸体烂在井里发臭才被发现。那口井也就封盖起来。母亲说这个联手最好,在一起抬杠子,从不把绳子往母亲那头移。
    “你小声点行不行?”父亲正色道:“六六买的包子,她都舍不得吃,你不吃就算了,让她也不敢吃,还尽扯些无根无据的事做啥子?”父亲跨出门槛,到堂屋去了。
    母亲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小声点,小声点,犯得着吗?反正我老了,不怕。”房间里没有父亲,母亲的声音降了下来。
    我盯着柜上装有包子的土碗,那饥饿年代的传说,在我出生之前,我用不着害怕,但我的生日就变得没意思极了。我从母亲旁边擦身走过,拉开五抽柜左边第一个抽屉。
    “你在找啥子?”母亲注意到我毛手毛脚。
    “信。”我手不停,翻捡针线盒,剪刀,钮扣,梳子,恨不得把整个抽屉端出来,倒在地上翻个通快。“大姐的信呢?”我问。
    母亲说不在那里。她扳起枕头摸摸,一支小巧的口琴从枕头里滑出。我伸手去拿,母亲一把挡开,样子不是很凶,而是有点出乎我意外。母亲怎会有这东西?看上去是什么心肝宝贝似的,而且她犯不着对我如此。我从小没有玩过任何乐器,不管哪件乐器都不会,玩具,也只玩过一个母亲手做的布娃娃。
    “哦,我忘了,肯定早晨洗衣服给洗掉了。”
    母亲说,她好象在掩盖什么事。我想她是故意的,并且不让我看大姐的信。大姐一定告诉母亲一些事,母亲生气,当即就把信撕了。
    “我不相信,”我说。
    “你今天吃了火药,老跟我顶嘴?”
    “大姐已经回来了,今天早上有人看见的。”
    “看见就看见的,她爱回哪回哪去,只要别迈进我这个门槛,我就谢天谢地了,”母亲的脸垮下来,一听说大姐回来,母亲全没了平日盼望的劲。
    母亲又开始骂大姐是个惹事祸害虫,不争气,从不听她的话。跳楼,退学,嫁人,哪一样事大姐问过她?要不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步。“六六,”母亲看着我,“你小小年纪也不听妈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