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鹏恭维道:"滨江能有今天的局面,这和您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老百姓又怎么会忘记您呢。我之所以让您回家休息休息,是担心您的身体——"说着,尚晓鹏表现出一副担心的样子看着柳国仁。
柳国仁笑道:"我这身板,不敢说和你们这些年轻人比,可在我总觉得还是一身的干劲,哈哈,看来就这个命啦。"
柳国仁虽然不太喜欢溜须拍马之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滨江的日益发展,他显然开始慢慢的接受了一些原本极为反感的东西。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或许也是尚晓鹏能够乘虚而入的真正原因。
尚晓鹏连连点头道:"就柳书记您的身体,再干个五十年恐怕都没问题。"
"再干五十年,我敢保证滨江一定能超出现在一百倍,可惜呀,我担心老天爷不会给我这个机会喽。"柳国仁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能是因为多年来的辛劳,他的身体已经明显有些不听使唤了,心脏更是时不时的会闹出个小麻烦。
尚晓鹏道:"老天爷绝对会给您这个机会的……"
柳国仁的身边似乎总是那么热闹,他从来都喜欢听听年轻人的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下面同志对他的几分害怕,就完全转化成了一种由衷的敬畏。从机场过来,正好要经过滨江大桥,和邵闻天一样,看着窗外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总觉得很欣慰……
柳国仁一回到办公室,邵闻天就匆忙赶了过来,无论如何他都想尽快化解和柳书记之间的某种误会,也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全力的配合起来。在任何团队之中,只要领导不和,力量始终都会被分散。
看着满脸疲惫的柳国仁,邵闻天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关切的问道:"柳书记,您一路辛苦了。"
柳国仁并非蛮不讲理之后,笑了笑说:"闻天呀,现在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施展拳脚的时候了,我恐怕也为滨江百姓做不了多少事情了。"
话音落地,多少让人有些不舒服。邵闻天急忙说道:"柳书记,您可是我们滨江党员干部的榜样,以后很多事情还要麻烦你的。"
柳国仁是个酷爱茶道之人,能喝上他亲手泡制的香茶确实不是谁都可以享受的。柳国仁继续说道:"滨江一号开发区项目现在势头不错,这不仅我们这一老一少搭班的开始,更是关系到滨江未来发展的重大经济部署,一定不能马虎。"
邵闻天点头道:"请柳书记放心,我一定会亲力亲为。"
柳国仁道:"闻天呀,对你的能力我绝对没有半点怀疑,不过年轻人可一定要沉得住气,时刻谨记我们是干什么的。"
邵闻天赞许道:"您说的没错,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觉得我有什么做的不妥的地方,您就直接批评。"
柳国仁笑道:"这方面我绝对不会手软的,不过你到时候你可别怪我只认理不认人呀,哈哈……"
"一定不会。柳书记,有件事情想跟您商量一下,现在对于我们外商对我们一号项目的投资热情很高,市委市政府是不是也应该拿出更加主动的态度,听听他们的建议。"
柳国仁点头道:"这也正是我回来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在外面考察的时候,我就接触过一个曾经到我们滨江搞投资的客商……对了,这件事情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立即着手准备,不能让这些投资者觉得我们滨江人没热情呀……"
只要是涉及到滨江的发展大计,柳国仁总是非常投入的探讨研究,至于个人的喜好恩怨显然已经无足轻重。其实在邵闻天的心里,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书记就是一座丰碑。邵闻天之前紧张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一些,继续说道:"柳书记,就在上个星期,滨江北区养殖区发生了险情,据有关同志的初步调查,已经认定是……"
柳国仁抬头瞥了一眼邵闻天,顺势打断了他的话,说:"这件事情我知道,小王已经把材料送过来了。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我们在这一区域的监管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必须一查到底,好好把这帮投机取巧的家伙给治一治。对了,受灾的群众安抚工作进展如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关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