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姆伽,囚徒般的兵营生活过久了,理想的火花便渐渐黯弱,心中难免惆怅苦闷,都巴不得快快上前线,早日打回国去。有一天,一位姓顾的同学拿着一封从大使馆转来的信件来找我父亲,原来顾同学的父亲从美国回重庆,途经印度时托使馆办好了护照,要他到美国去陪伴母亲。顾同学为此很难过,怏怏不乐地抽了许多烟,众同学一时无语。最后还是他自己拿主意。他谁算了,大家一道从重庆来,你们上前线打仗,我一个人走掉多不好,等打完仗回去也不迟。说着就哭起来。当时大家感动极了,陪他坐了许久,同学的友谊又加深一层。
后来顾同学参加了著名的八莫之战,表现很英勇。抗战胜利后回美国与家人团聚,他的母亲在机场才发现儿子少了一条腿。
就在那次顾同学悲而不壮地流了许多眼泪之后不久,一阵凄厉的军号声响彻兰姆伽空旷的河滩和山谷,小镇被惊醒了,惊慌地竖起耳朵。
史迪威总指挥从前线匆匆飞临兰姆伽。
命令下达了。枪刺林立,尘土飞扬,战车咆哮,铁骑怒吼。十万大军提前结束了训练,气势汹汹地开出兰姆伽,开出印度。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中国军队,他们同时受到祖国核战争的双重召唤,因此他们把仇恨和信心一起填进枪膛,然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奔赴印缅边境。
战争爆发了。
5
公园一九四三年三月,第一支受训完毕的中国军队开出兰姆伽军营大门,它的番号是中国新编第一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少将。这个师的任务是推进到印缅边境的小镇利多,掩护另一支从美国本土开来的美军施工部队修筑一条通往中国的战略公路。这条公路西起印度利多,向东翻越野人山,经缅甸北部胡康河谷到达密支那,最终联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中印公路。
盟军在修筑中印公路的同时还将架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油管起点在印度加尔各答,终点在中国的昆明,全长两千七百英里。这样,当工程完成后,中国抗战的心脏重庆就将同西方的反法西斯阵营紧紧连接在一起。历史证明,这是美国盟军在战争条件下帮助中国进行的一项举世罕见的艰巨工程,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巨,在整个二次大战中都属绝无仅有。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仅一九四三年和一九四四两年,美国投入的机械化施工部队就多达五万余人,同时还动员了相同数目的印缅民工参加。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由于该工程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敌人绝不允许公路从缅甸通过,因此这场酝酿已久的中缅印大战便一触即发。
同年十月,随着缅甸雨季的匆匆结束和筑路大军跨出利多边境,与日本帝国争夺生存空间的中缅印大战再度爆发。
1
公元一九四四年,同盟国渐渐占了上风。
苏德战场,德军由相峙变为退却,苏军转入全线战略进攻。
北非战场,“沙漠之狐”隆美尔终于没能将他的胜利保持到底,他的兵团被逐出埃及和利比亚。盟军在经过艰苦反攻后成功地实施了西西里登陆。墨索里尼垮台。
太平洋战场,美军利用海空优势继续实施“越岛作战”。美军同顽强的敌人在南太平洋上反复争夺每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瓜达尔卡纳尔岛、布干柴维尔岛、马绍尔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美军伤亡惨重。
缅甸战场,史迪威指挥面貌一新的中国驻印军向日本人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七个月苦战,终于兵临缅北重镇密支那城下。在印度东部的战略要地英帕尔,英印军第十四集团军顽强地抗击着日军潮水般的进攻。战场呈胶着状态。
世界战局的发展促使东条内阁下决心从旷日持久的中国战场脱出身来。但是这种解脱不是撤退,而是胜利。参谋本部根据大本营的指导思想,在原来计划摧毁美国空军驻华基地的设想基础上,增加了打通华北、华中和华南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内容,准备逼迫蒋介石政府和谈。这样,即使将来美国控制了太平洋,日本还能凭借其强大的陆军在中国大陆与美军对峙。
为保证上述战略意图得以实施,经大本营批准,日本军部下令抽调侵华派遣军主力组成战略兵团,冈村宁次大将任总司令,另外又从本土增调十四个师团投入战斗,总兵力达六十五万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