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天平(28)

2025-10-10 评论

    王天容见樊大章一时没有反应,知道他肯定是想不起来了,于是干脆自己点题,说:“专家认为,您的思路非常有创意,并且说,只要政府支持,境外银行对于用于中国基础建设的项目是愿意给予贷款的。”
    “啊,噢,那好,好事情呀!”樊大章说,“国外银行的利率低,而且贷款周期长,不像国内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只适合投机,不适合投资。能在国外融资最好。”
    樊大章终于想起来了,并且想起来之后,马上就为自己的“思路”又添加了一条理论根据,境外的贷款除了利率合理之外,贷款周期也合理,如此,仿佛他当时提出的那个问题并不是偶然想起来的,而是深思熟虑过的。于是,作为领导,樊大章在王天容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假如说一开始王天容说“还是领导有水平”这句话多少还带有一点讨好的味道,那么现在她就真的佩服起自己的上司来,以至于她忍不住又多奉送了几顶高帽子,直到把樊大章的脑袋压得摇晃起来,才罢休。
    不用说,樊大章这里是百分之百支持了。因为与其说樊大章是支持王天容,还不如说是支持他自己。哪有自己不支持自己思路的道理?
    既然樊大章支持了,那么就等于是投资管理公司支持了,而且,王天容还拉着樊大章一起去见姚秉诚。当着姚秉诚的面,借专家学者顾问之口,继续给这个新思路戴高帽子。当姚秉诚对这个新思路已经有了明确的印象,并表示原则赞同之后,王天容又在不经意间,轻描淡写地暗示这个思路的始作俑者是樊大章。
    王天容说:“当初,樊书记提出这个思路的时候,我还以为行不通,咨询了有关方面之后才知道其实是可行的,并且还是改革开放的又一项新创举。看来,我还是要加强学习呀。”
    正是这种不经意,显示出王天容政治上的成熟,成熟到一点都不露痕迹。拍马屁能够拍到不露痕迹,就表示拍的技巧成熟了。这种成熟,在官场上非常有用。
    按说,王天容和樊大章现在都是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不属于官场上人,但是,根据当时中国的特色,他们其实都还是官场上人,因为他们都有可能随时回到官场上。正因为如此,樊大章对王天容这番不经意的恭维就感觉非常顺耳、非常受用。顺耳和受用的原因并不表示他自己浅薄,想听恭维话。其实,像樊大章这样级别的领导,又处在这样一个有实权的位置,假如要想听恭维话,那是听不完的。樊大章之所以觉得王天容不露痕迹的恭维顺耳、受用,是因为他相信这番话姚秉诚已经听进去了,并且听了一定印象深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樊大章这也是顺领导所顺,受领导所受,跟“急领导所急”差不多。
    樊大章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的感受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他知道,马上又要换届了。并且他还进一步知道,姚秉诚不是去江西担任常务副省长,就是去国务院担任一个什么办公室的副主任,而这个办公室的主任是国务院总理亲自兼任的,所以,如果是去国务院,姚秉诚差不多就相当于部长了,至少相当于主持工作的副部长。假如要印名片,那么,名片上可以堂而皇之地写上“副主任(主持工作)”或“副主任(主任为国务院总理)”。不管怎么写,都是实事求是,都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一句话,反正市委班子又要重新调整,而只要市委班子重新调整,那么政府班子也必然重新调整,这就叫“保持一致”,只要保持一致,樊大章就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比如出任副市长的机会。
    在樊大章看来,能够进政府班子担任副市长当然比现在的位置好。首先是好听,按照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好传统,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各级领导的称呼一律都采用简称,就是把“副”字精简掉。比如副市长一定称为“市长”,副书记一定称“书记”。“市长”当然比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好听,因为现在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舍得花几千块钱,找中介公司注册一个什么公司,这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马上就可以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董事长”三个字。这还是胆子小的,胆子大的,即便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司,也可以印上一盒名片,并且在名片的左上角还印上一个烫金的国徽,或者是代表临港市政府机关的拓荒牛的图案标志,仿佛他是政府机关的“直属董事长”。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根本看不出这种“直属董事长”跟樊大章的区别,说不定还以为他比樊大章官大。而市长就不一样了,即便在市长前面强行加上一个“副”,一听也知道比任何董事长都大。所以,樊大章在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和副市长之间,当然更倾向于当副市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