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隔世(7)

2025-10-10 评论

  不仅不必留级,而且不需要上课。突然之间,我找不到史常红了。不知道他到哪去了。也不知道他做什么去了。而此时,学校却忽然抓起了教学质量,大考小考不断。好在我学习不错,每次考试都是自我炫耀的机会,新的充实渐渐填补了因为突然见不到史常红形成的空缺。
  学期结束,果然每个班一名同学留级。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我们班留级的不是史常红,而是我。
  今天回过头看,我留级是必然,别人都是十七冶子弟,就我不是,有史常红顶着,这个名额轮不到我,史常红的父亲平反了,如果留级的不是我,而是其他任何人,老师都要得罪一大堆人啊。
  幸好有史常红“早毕业早下乡”这句话垫底,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主要是觉得对不起父母。不知道跟父母怎么解释。
  我把满分的考试卷给父亲看。父亲先是叹气,后问我:“要不要转学?”
  说实话,我真希望转学,可如果这样,就等于给父母找麻烦。我搬出史常红“早毕业早下乡”这句话,反过来安慰起父母来,终于把父母逗笑了。

  5
  街景变成了政协小组讨论会现场。
  遵守父亲的遗训,我从来就没打算参政。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谈心”的提醒示写入党申请;到企业后,婉拒加入各民主党派;自己做企业期间,被邀请参加“无党派联盟”,我当即回答:既然都“无党派”了,还“联盟”做什么?可是,政治最终还是俘虏了我。正因为我不是党员,也没参加任何民主党派,甚至拒绝“无党派联盟”,所以,有关部门把我划归“新社会阶层”,并作为代表进了政协。
  所谓“新社会阶层”,是“新的”社会阶层,不是“新社会”阶层,每次别人问我,我都要费劲解释半天,为什么不加一个“的”,直接叫“新的社会阶层”算了。
  这就是命。不是我忘记了家训,而是在当今时代,只要你是一个有点成就的人,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最终,你必然与政治发生某种关系。那么,我算是“有点成就”的人吗?倘若如此,那么所谓的“成就”,应该归功于那次留级。
  在新班级,我仍然孤独。这次不是因为我是“当涂来的”,而是因为我是留级生。留级生和小地方来的享受同等待遇。没人愿意接近我,而且他们也一律不“被接近”。好在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同类——苗军。苗军同样不被同学们接近。但苗军的表现和史常红不一样。他面色坦然、平和,丝毫没有忿忿不平的样子,相反,还悠闲自得,仿佛他本来就不愿意和同学们来往,总是独来独往。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同属另类的缘故,老师居然恰好把我们两个安排同桌,并且是最后一排。
  苗军的外在特点是一身军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军服。中间也是。中间是军用卫生衣。所谓“卫生衣”,其实就是一种棉绒衣服,现在很少见了,当时很流行。马鞍山冬冷夏热。但最冷最热的时间并不长,春秋两季不冷不热的时节倒不短,所以就需要穿毛衣或卫生衣。毛衣和卫生衣的保暖作用差不多,好像卫生衣还更加隔风一些,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卫生衣很流行,我们那个时代马鞍山人几乎人人都有。可苗军的卫生衣不同一般。偏草绿的黄色,领口的纽扣是紫色,面料很厚实,一看就是正宗的军用品。
  这不是关键,关键他是苗先魁的儿子,所以苗军才会被冷落或自我冷落。
  苗先魁是军代表。“4•14”期间十七冶的一把手。现在“4•14”案件平反了,他自然也就被抓起来了。或者没有被抓起来,但是被调走了。反正我去苗军家里的时候,他只有母亲,没有父亲。但街上关于苗先魁的大字报和大标语我还是看到的。可惜没有仔细看,只知道他是六四零八部队的,军长李德生是安徽省的一把手,师长狄群是马鞍山市的一把手,而团长苗先魁就是十七冶的一把手。
  可能是苗军事先对他母亲说过的缘故吧,或者是做母亲的不希望儿子太孤单,总之,苗军的母亲对我很热情。是那种只有生活非常优越教养特别好的家庭主妇才具有的那种热情,不是咋咋呼呼的热情。
  她非常优雅地为我削苹果。很和蔼地问了我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做什么的?母亲是做什么的?有几个兄弟姐妹等等。然后表扬我学习成绩非常好,要我在学习上多多帮助苗军等等。我心里想,我本来学习就不差,现在留了一级,当然成绩好。可这是能“帮”的吗?难道我帮苗军留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