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54)

2025-10-10 评论

  由于李惟诚说的非常平静,所以黄鑫龙脸上也就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在李惟诚讲完了之后,又过了一些时间,黄鑫龙才吐出几个字:喂不饱的东西!
  26——
  最新一期的《集团快讯》出来了。吴晓春成了本期的主角。头版头条就是关于增补吴晓春为集团董事的消息,接着是"吴晓春同志简历",其阵势不亚于中央增补政治局常委。吴晓春不是党员,不知这里称"同志"是不是合适。
  "管他呢,"余曼丽说,"前些年还不都这么叫吗?"
  吴晓春一想,也是,但现在不一样呀,现在如果再这么叫,人家还以为你是同性恋。
  接下来的几天,吴晓春陆陆续续接到一些电话,大部分是以前在集团公司总部的老同事打来的,无非是祝贺一类的话。有些吴晓春认识,有些吴晓春根本就不认识。还有一个从广西公司打来的,吴晓春对对方并无印象,但很快还是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电话说:祝贺您呀吴董事,没想到我们还是同乡呢。说着说着,家乡话就冒出来了。果然是同乡。
  看着《集团快讯》,听着这些电话,吴晓春豁然有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吴晓春没有想到功成名就原来这么简单,这么迅速,这么容易,并且得来全不费工夫。尽管他不断提醒自己:别当真,别当真。但是,好心情还是压抑不住的。关于这一点,余曼丽最清楚。余曼丽发觉吴晓春好像突然服了"伟哥"似的,浑身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刚开始,余曼丽还很满足,积极配合,激情之下余曼丽还咕咕噜噜地说:"你要是抛弃我,我就把你剪掉!"说着还用手现场示范。到后来,余曼丽担心吴晓春身体受不了。她知道,很多东西靠鸽子汤是补不回来的。余曼丽真想有什么办法让他熄熄火。
  让吴晓春"熄火"的是黄鑫龙的一个电话。
  黄鑫龙说:"你干得很好,没有辜负董事局对你的信任。现在有些董事只拿钱不干事,这样的人要换掉。谁能干谁就上,不能干就下。"
  黄鑫龙又说:"资料我看了。上市指标不成问题,现在主要看我们做还是不做。昨天我们开了个在深董事特别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件事,大家的意见是先放一放,就怕收购之后被套,包袱太大了,退休老工人就好几千,银行贷款一大堆,大部分是逾期的,另外还有数不清楚的对外担保,也都是没办法偿还的。安陆纺织厂其实已经资不抵债了。你是什么意见,讲给我听听。"
  吴晓春说:"我觉得大家的意见有一定道理。"
  黄鑫龙接着说:"上次开会我要上海学习你在武汉的做法,他们已经动起来了。华东公司已经着手在浦东购置一块地,准备开发一个二十万平方米的住宅区。我在昨天的会上说了,华东公司的腾飞你吴晓春也有一分功。"
  吴晓春想,哪里有我什么事,却又不敢这么说,如果这么说,万一主席没有理解成谦虚而理解成吴晓春是在否定老板的说法怎么办?
  突然,黄鑫龙话峰一转,问:"你帐上还有多少钱?"
  吴晓春不敢说谎,回答:"一千三百万。"
  "这样,"黄鑫龙说:"你给上海打过去一千万。先帮他们先把地价款首期付了,贷款一下来马上还给你,内部拆借利息按千分之十五算。"
  黄鑫龙后面还说了什么吴晓春已经记不清了。吴晓春只能作一些未经思考的机械应答。吴晓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现在土地已不能抵押贷款;他知道这钱肯定是有去无回。他无力向黄鑫龙作任何解释,更不敢说"不"。毕竟,黄鑫龙是集团董事局主席,是集团公司的大老板,而他只是华中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华中公司是集团公司的的全资子公司,相当于是集团公司的"儿子",儿子怎么能跟老子说"不"呢。吴晓春这才发现,他这个"老板"由于来的太容易,容易到黄鑫龙只说了一句话,所以去得也肯定非常容易,容易到只要黄鑫龙再说上一句话,一句意思相反的话就行了。吴晓春知道主席的难处,由于上市公司(54)会计制度的修改,对外担保作为或有债务必须体现在报表当中,而与此同时,未建成楼盘却不能再作为资产体现在报表当中了,这样,集团公司当初与边防局合作尚未完成的项目全部不能作为资产,而已经建成的项目由于相关土地用途手续没有办,不能办理房产证,也不能作为有效资产,如此,突然之间集团债务增加而资产下降,集团公司一下子就变成了负资产公司了,几乎成了"壳资源",现在已经是ST,很快就要变成PT,再往下就要退市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前面说的"一二三四"关联圈钱法,因此,主席要抛弃华中,把目标投向上海,而将华中公司变成一个从银行套钱的负债载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