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官场(45)

2025-10-10 评论

  陈四宝不说话了,如果他要说话,就等于是给戴向军上课,告诉他生意场上的一些基本规则,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一下子借这么多钱呀?这么多钱,肯定就超出了个人行为范畴,而属于公司行为,而公司之间拆借资金是要有担保的,他戴向军拿什么担保?所以,他没法说了。于是,电话里面静了下来。大概戴向军这边也想通了,既然你不让好兄弟参股,那么凭什么让好兄弟把自己的生意黄了来借钱给你?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也没话说了。但总不能老是这么僵着呀,最后还是陈四宝拿出兄长的姿态,打破了沉默。
  陈四宝说:如果借钱,你应该找银行。
  找银行?戴向军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的印象中,银行是存钱的地方,从来没有想到还可以从银行借钱,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上,他都没有遇到过向银行借钱的事,现在听陈四宝这样一说,才想起来,感叹遇事有人商量的重要。
  陈四宝又给他讲了向银行贷款的注意事项,其中特别谈到了人际关系,并且具体提醒戴向军应该走柯正勇的路子,说关键在行长,柯正勇要是行长就好了等等。说完,陈四宝又说为了支持兄弟,他会往戴向军的账上汇50万。戴向军说千万不要,那个帐户他已经注销了,说真要是到了他揭不开锅的时候,再向他要,只要经常保持联系就好了。陈四宝说没问题,经常联系。两个人挂了电话。

  向银行贷款并不像陈四宝说的那么简单。正像陈四宝说的,首先要解决的是人际关系,但戴向军不想走柯正勇这个关系,主要是不希望柯正勇知道他的底细,尤其是他的经济底细,所以,戴向军想尝试着走其他的路子。比如当初他们“黄埔二期”有一个战友在银行工作,并且也当上了处长,戴向军一开始就想走他这条路子。可一仔细打听,该战友是保卫处长,不管信贷。戴向军认真想了一下,认为找他不会起直接作用,也很难想象一个保卫处长能在行长面前起多大的正面作用,说不定正面作用起不了,还起了反作用,把戴向军自己的身份搞低了,所以,最后戴向军没有走这个战友的路子,被迫去找柯正勇。
  之所以要说“被迫”,因为戴向军实在不想找柯正勇,不过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这样做。
  为了增大成功概率,戴向军特意花高价从黑市上换了两万美金,以柯正勇的儿子毛毛即将出国确实需要的名义送到柯正勇的家。
  按照送礼在先的原则,戴向军进门之后,见没有其他人,直接在客厅里就把钱交给首长夫人,并说明是资助毛毛出国留学用的。夫人当然是喜出望外,但由于数目比较大,夫人不敢接,与戴向军推让起来,惊动了柯正勇。柯正勇从里屋出来,伸手不打送礼人,没有说要,也没有说不要,而是笑着问:又发大财了?戴向军同样是笑,并且也没有回答是发财了还是没有发财,而是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这口井是首长挖的,孝敬一点是应该的。
  说着,两个人就从客厅来到柯正勇的书房里。而夫人则忙茶水去了。
  进书房之后,戴向军学着当年陈四宝对待他的样子,不再与柯正勇退让美金,而是非常自然地把两万美金放在柯正勇的书桌上,并随手用书桌上的一张报纸盖在上面,然后在柯正勇的对面坐下,开始汇报工作。
  按说戴向军现在已经不是柯正勇的联络员了,根本不需要向柯正勇汇报工作,但习惯成自然,他与柯正勇见面,不汇报工作能谈什么?再说,这个程序也是他事先设计好的,先送美金,后谈工作,最后才扯到疏通银行关系上。他相信,当领导时间长了的人,听汇报也成了习惯,不管是不是属于他分管的工作,都想听。
  果然,戴向军一汇报起工作来,柯正勇马上就进入了状态,不但面部表情严肃认真,而且还时不时提一点小问题。于是,一场本来典型的家庭拜访,搞得像在办公室听汇报了。
  这也不能说是柯正勇装的,而可能是习惯,再说,虽然从行政关系上讲戴向军眼下所做的事情与柯正勇无关,但从人情关系上讲却非常有关,毕竟,戴向军的天安公司是挂靠在华安集团名下,而华安这条线是柯正勇牵的,所以,柯正勇关心一下天安公司的运转情况也属正常。
  按惯例,报喜不报忧,戴向军一上来就报了一大堆的喜,比当初他汇报给依启明的还要喜,好比无意当中在南都发现比大庆还要大的大型油田了。受这种喜气的感染,柯正勇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欣慰。突然,戴向军的汇报具体起来,说虽然前景看好,但由于在他之前南都已经有南国、佳信和万通三大寻呼台,现在天安突然插进来,相当于从人家碗里分走一杯羹,在营销上不创新不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