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官场(72)

2025-10-10 评论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香港报纸都刊登了关于香港天安的新闻。图片自不必说,既有香港天安总部营业厅玻璃大门被顾客挤破满地晶莹剔透的场景,也有经理约翰陈面对记者提问不敢解答一脸难堪的画面,还有戴向军踌躇满志笑答提问的照片,更有“神秘后台老板”陈四宝与记者挥手告别图象。至于这些图片傍边的文字,更是不得了。添油加醋是记者的本能,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把戴向军多少带有一点神秘的话彻底神秘化,少数记者更是语不惊人不罢休,把香港天安的两地联通与迎接香港回归扯到了一起,使商业行为与政治挂钩。香港人表面上看最不关心政治,其实在香港回归前后那段时间是最关心政治,如此,几乎没有香港人不知道天安寻呼了。至于这些图片和文字后来引发的一些附加后果,则是连戴向军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
  陈四宝用“大哥大”给罗罗们打电话。陈四宝现在喜欢用“大哥大”打电话,因为感觉“大哥大”比座机排场,所以,哪怕是傍边有座机,陈四宝也喜欢使用“大哥大”。不过,今天陈四宝给手下的罗罗们打电话倒不是为了排场,而是吩咐他们买报纸,每人上街卖10份报纸。罗罗们问买什么报纸?陈四宝说买上面有老子照片的报纸。罗罗们想不通报纸上怎么会有他们老板的照片,却又不敢问,就放下电话,跑到街上找报摊。本以为老板做梦没醒,说梦话,没想到跑到报摊前面一看,傻了,不但有,而且是放在头条最显眼的位置。罗罗们甚至比陈四宝更激动,以前他们只相信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这样的大老板才能上报纸,没想到今天自己的老板也上了报纸,而且是头条,那么,是不是我们老板陈四宝如今也和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他们一样成为大老板了呢?如果是,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马仔也水涨船高了呢?这下,罗罗们不怀疑老板陈四宝在做梦了,而是怀疑他们自己做梦了。不过,他们显然梦得不是很彻底,还仍然保持着一份清醒,大脑还会思考,还会考虑到底是每份报纸买10份还是总共买10份。头脑特别灵光的,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决断,觉得老板上报纸头条是喜事,所以,多多益善,干脆每份买10份,好在当天的报纸并没有因为刊登了陈四宝的照片而临时涨价,每份报纸买10份也不至于导致个人破产,大不了到时候带给自己的老婆孩子熟人邻居共同喜庆就是,而那些脑筋死的,则不敢擅自做主,打电话回来问陈四宝,到底是一共买10份还是每个报纸买10份。陈四宝也是第一次体验当明星的感觉,还不是很适应,沉浸在喜悦之中还没有完全拔出来,所以,根本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听马仔们这样一问,他也傻了,不过,老板毕竟是老板,陈四宝不会被这个小问题难倒,想了想,马上就做出了科学决策:大报每份买10份,小报每份1份。就这样,当罗罗们赶到陈四宝住所时,还是把他的大客厅变成了报纸仓库。
  虽然客厅暂时改变了功能,但陈四宝仍然很高兴,这时候面对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马仔们,也能做出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出的对部下的亲切与和蔼,见有些马仔因为提了太多的报纸而累得满脸通红,居然破天荒地说出“同志们辛苦了”这样的话。不过,说完之后,似不妥,这里是香港,没有人说“同志”,如果硬这样说,闹不准被误解成同性恋。陈四宝不是同性恋,所以赶快纠正,改说“弟兄们辛苦了”。而他的马仔们却不计较这些,不管陈四宝说“同志们辛苦了”还是说“弟兄们辛苦”了,他们都满脸谄笑,表现出一副非常恭敬甚至受宠若惊的样子,仿佛从陈四宝嘴巴里出来的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满嘴的金子。
  陈四宝经历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排场。
  当然,“排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有时候是心理上的,在某些场合,甚至更主要是心理上的。事实上,“排场”有时候是“风头”的另一种表述。陈四宝突然发现,自己虽然可能比戴向军更有钱,但肯定不如戴向军排场,对于商人来说,除非自己做到了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那个份上,否则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排场”,但红顶商人例外,对于像戴向军这样的红顶商人,由于有官方背景,即便不是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那样的大老板,也照样可以排场。比如眼前这堆积如山的报纸,不正是这种排场的最好左证吗?虽然罗罗们在欢呼他们老板的荣耀,但陈四宝自己心里清楚,这完全出于一场误解,荣耀的主角其实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好朋友戴向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